作者:史俊庭 赵何晶 来源:科学网 www.sciencenet.cn 发布时间:2017/10/18 15:48:49
选择字号:
黄河口演变与流路稳定综合治理研究揭开新篇章

 

10月17日,黄河水利科学研究院在郑州召开会议,正式启动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黄河口演变与流路稳定综合治理研究”项目,同时对该项目的实施方案进行专家论证。来自黄河水利科学研究院、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中国海洋大学、华东师范大学、黄河勘测规划设计有限公司、浙江大学、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武汉大学、水利部交通运输部国家能源局、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山东黄河河务局黄河河口管理局等十家单位的项目和课题及专题负责人参加了此次会议。

项目启动仪式上,黄河水利科学研究院院长王道席为中国工程院院士胡春宏等十五位项目咨询专家颁发了聘书,项目负责人、黄河水利科学研究院副院长余欣以及六个课题负责人对项目及各个课题进行了专题汇报,同时经过专家咨询,达成了项目的专家咨询意见。

据悉,稳定黄河口流路是适应其“淤积-延伸-出汊摆动-改道”自然规律,建设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落实《黄河流域综合规划(2012-2030)》的基本要求,保障黄河下游防洪安全、维持黄河河口良性生态,发挥三角洲资源优势,促进东营市等在内的区域经济社会持续发展的重要前提。近代黄河口经历了3 个阶段11 次大的流路变迁,1976 年人工辅助改道以来,形成了现行清水沟流路与备用刁口河流路的基本格局。黄河口流路的演变为“游荡散乱-归股-出汊摆动-改道”的循环过程,出汊摆动是决定流路能否稳定的关键。

因此,开展流路出汊机制及稳定指标体系等关键科学问题的研究,通过混合模拟及水沙调配等关键技术的研发,在小浪底水库淤积、黄河下游防洪及河口稳定整体优化框架下制定科学的流路运用方案及治理措施,对于长期稳定清水沟流路并相机使用刁口河流路,促进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余欣介绍说,项目组将围绕黄河口的演变及稳定流路,建立黄河尾闾河道出汊的阈值条件,提出流路稳定的指标体系,阐明河口海岸形态调整与流域水沙、海洋波流动力耦合作用的定量关系,研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黄河口流路演变及岸线侵蚀的模拟技术,定量评价未来30~50 年海岸变化,构建有利于侵蚀海岸防治与流路稳定的水沙调配技术并进行示范,提出稳定行河百年的流路运用方案及治理措施,支撑黄河三角洲地区经济社会发展。

针对项目目标,项目组将针对项目提出的关键科学问题,重点开展黄河口尾闾出汊的孕育过程及触发机制,流路演变过程的动力机制及流路稳定的指标体系等流路演变的研究,黄河三角洲海岸调整过程与动力机制,海岸形态调整对径流水沙、海洋动力的响应等岸线变化的研究,流域-河口-海岸多时空尺度混合模拟技术,清水沟流路水沙通量调配技术等模拟与调控技术的研究,以及稳定百年的黄河口入海流路运行方案、技术措施等方面的研究。

为此,项目组将基于“过程与机理—模拟与调控—方案与对策”的总体思路,利用室内试验、野外观测等手段以及动力学、地貌学等多学科的交叉,开展流路演变过程与机理的研究,获得流路出汊及稳定运行的条件,在现有的数值模拟及实体模型技术的基础上,利用云服务和物联网技术等,研发河口流路演变的混合模拟与水沙调配技术,将流路出汊及稳定运行条件等成果,黄河调水调沙成果,嵌入混合模拟技术之中,开展流路稳定行河的水沙调配技术示范,进行黄河口流路稳定运行方案及治理对策的研究。

通过项目的实施,项目组将建立黄河口流路出汊条件及稳定指标体系,海岸形态与动力定量关系,河口流路混合模拟技术,未来 30~50 年黄河口岸线,稳定行河百年的流路运用方案及治理对策。同时,项目组还将研究成果运用到推进黄河口综合治理进程中,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支撑。

 
 打印  发E-mail给: 
    
 
以下评论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科学网观点。 
���� SSI �ļ�ʱ����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利用量子精密测量技术开展暗物质搜寻 天文学家找到最小恒星了吗
超大容量变速抽蓄工程进入机电安装阶段 问答之间 | 如何开展科研之路
>>FC碰碰胡老虎机法典-提高赢钱机率的下注技巧
 
一周新闻排行 一周新闻评论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
 
论坛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