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彭科峰 王建兰 来源:科学网 www.sciencenet.cn 发布时间:2017/11/1 16:51:12
选择字号:
科技帮扶:让陇南油橄榄产业壮大

 

一个品种,引领着一个地方产业发展。从1989年,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下称中国林科院)的科研人员一直心系甘肃武都的油橄榄产业发展,并为当地政府和农户提供了强有力科技支撑。如今,油橄榄已经成为武都的拳头产品,科技帮扶的力量,正在为当地的扶贫攻坚、产业升级提供着强大的动能。

日前,全国政协委员、中国林科院首席科学家杨忠岐,率队前往甘肃陇南考察调研,深入了解当地油橄榄产业的发展情况,并为2018年两会的相关提案做准备。

 为武都引种油橄榄

1975年,武都开始引种油橄榄,但10多年过去,一直未成气候。1989年,中国油橄榄事业的开拓者、中国林科院林业所已故科学家徐纬英和同事邓明全等人,到当时的武都县调查白龙江河谷引种油橄榄的自然生长情况。他们调查发现,这里的环境非常适宜栽种油橄榄,从而帮当地申请了国家有关部门发展甘肃武都油橄榄产业的项目。

1990-1991年,徐纬英多次带领中国林科院以及北京农业大学的专家奔赴武都,在一个山高路远、无交通、无人烟、无人问津的乱石滩——由泥石流冲积而成的武都两水镇大湾沟,开展项目试验示范园建设。

1989年大湾沟示范园开始建设,1993年完成定植,1995年挂果。其生长量、产果量等均居国内之首,有的甚至接近或超过了地中海原产地水平。示范园建成后,每年春秋两季,徐纬英、邓明全等都会去武都,春季,传授油橄榄栽培、嫁接新技术,开展人工授粉,观察品种亲和力;秋季,观察油橄榄结果情况,和大家一起加工榨油,经常一待就是40多天。

“可以说,武都的每一株油橄榄里,都凝结着徐纬英教授的心血和汗水”,武都当地居民祁志林告诉记者。

榜样的力量无穷大。大湾沟示范园的建设成功,带动了武都油橄榄产业的迅猛发展。1997年,油橄榄被武都正式确立为当地的支柱产业。1994年始,先后有意大利、希腊、西班牙、法国、美国、日本、以色列、巴勒斯坦、伊朗等国家的油橄榄专家,专程前往大湾沟考察;我国20多个省、市的油橄榄关注者,也纷纷前往参观。

打破“亚洲不能引种油橄榄悖论”

正是在科学家的努力下,油橄榄在中国安家落户。1998年,国际油橄榄理事会发布的《世界油橄榄分布图》上,中国第一次被标上了一个“点”,甘肃陇南被划入了油橄榄的分布区内。陇南以其独特的气候条件,被划分为一级适生区,在中国油橄榄发展史上,占据着重要的位置。

自此,大湾沟油橄榄基地成为了我国油橄榄中心,成为了甘肃陇南和武都区最靓丽的风景线,打破了国际引种界提出的“亚洲和太平洋地区不能引种油橄榄”的定论。

“从1991年退休后,我26年的退休时光,几乎全部奉献给了武都油橄榄”,邓明全告诉记者,他希望为武都打造一个稳产高产的10万亩油橄榄示范基地,实现每亩均产50-70公斤油的理想目标。

陇南市经济林研究院院长、核桃研究所所长张进德告诉记者,油橄榄、花椒、核桃是陇南准扶贫、精准脱贫三大支柱主导产业,可以说,中国林科院专家常年的帮助和支持,是武都产业发展的保驾护航者。

产业仍需进一步升级

在本次调研中,杨忠岐深入陇南田园科技开发有限公司油橄榄叶有效成分提取加工厂、两水十里砸子坡油橄榄园,两水大湾沟油橄榄基地,陇南市经济林研究院等实地考察,详细了解陇南市油橄榄产业发展历程。

对于未来陇南油橄榄产业发展,中国林科院林业所研究员俞宁认为,武都的油橄榄发展目前尚处初级阶段,今后要往成熟阶段发展,还需要更加有力的科技支撑,需要提高科学管理意识和适地适树的品种意识,“油橄榄树和果实的整体利用,目前还有许多空白值得我们去研究和攻关”。

杨忠岐建议,要进一步做大做强油橄榄产业,通过种植油橄榄,让贫困人口尽快脱贫,增收致富;要加强科学研究,加快油橄榄品种改良,选育培养抗逆性强的优良品种,加快新品种推广力度;要加强油橄榄园科学化管理,提升油橄榄产业产量;要注重新产品的研发,做好产品系列化开发,提高油橄榄产品附加值。

 
 打印  发E-mail给: 
    
 
以下评论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科学网观点。 
���� SSI �ļ�ʱ����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利用量子精密测量技术开展暗物质搜寻 天文学家找到最小恒星了吗
超大容量变速抽蓄工程进入机电安装阶段 问答之间 | 如何开展科研之路
>>FC碰碰胡老虎机法典-提高赢钱机率的下注技巧
 
一周新闻排行 一周新闻评论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
 
论坛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