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届中国国际工业博览会中科院展区
■本报记者 黄辛 见习记者 朱泰来
第19届中国国际工业博览会(以下简称工博会)于11月7日至11日在国家会展中心(上海)举行。此次展会设数控机床与金属加工、工业自动化、机器人、新能源及电力电工、信息与通信技术应用等9个展区,吸引了来自27个国家和地区的2562家企业参展。据悉,本届工博会参展规模和专业观众数量均创历史新高。
在制造业转型升级背景下,本届工博会十大专业展全力聚焦“中国制造2025”战略中的重点发展领域,拓展中国“工业4.0”的市场空间,继续发挥工博会作为展示全球先进制造业发展和最新科技成果的舞台、服务企业拓展国内外市场的平台、彰显我国一流工业制造水准大国力量的平台等多重作用。
其中,中科院展区是工博会科技创新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展品亮点纷呈。该展区围绕“中国科学院:科技与未来”主题,集中展示了来自中科院23家相关单位的67个项目,如上海高研院的中科系列小型燃气轮机、山西煤化所与宁波材料所等单位推出的石墨烯前沿应用技术……一桩桩一件件都彰显了本届工博会“创新、智能、绿色”的主题。
位于核心展示区的几个机械大家伙格外引人注目。“它是我国第一款按照国际标准自主研制、生产、示范,并达到商业化水平的燃气轮机产品,整机性能和排放指标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中科院上海高等研究院副院长黄伟光告诉《中国科学报》记者,由上海高研院与上海和兰透平动力技术有限公司联合研制的ZK系列小型燃气轮机产品和零部件目前已经开始接受商业订单。
同时,中科院多项自主创新技术和产品获得工博会的嘉奖。其中,中科院上海高等研究院研发的“碳排放大数据系统”获得金奖;中科院理化技术研究所“系列规格撬装式天然气液化装置技术”以及中科院慈溪应用技术研究与产业化中心出品的“面向燃料电池和传感器应用的纳米结构电催化剂”获得银奖。
“碳排放大数据系统”利用大数据的理念与手段,以碳卫星、地面监测、排放清单等数据为基础,构建全球天地一体化的碳排放数据分析系统,对我国及各省的年碳排放量与强度、低碳发展现状指数评估、全球主要国家的碳排放核算结果以及国际贸易间的碳足迹往来进行可视化分析与集中展示。
“我们希望通过强强联手,协同攻关,利用大数据的思维和技术促进全球气候变化应对与温室气体减排的研究,支撑我国继续成为全球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参与者、贡献者、引领者。”中科院上海高研院副院长王茂华介绍说,自2014年成立以来,由上海高研院与中科院微小卫星创新研究院、上海科技大学三家共建的上海碳数据与碳评估研究中心积极与国内外知名科研机构、政府、企业开展广泛合作,探索全方位多领域交叉、立体化集成的模式机制,已经建立具有国际视野的合作伙伴网络。
我国大量天然气资源分布偏散孤立,传统的大规模集输方式成本高、不灵活,有点“杀鸡用牛刀”。中科院理化技术研究所混合工质制冷技术团队研发的“系列规格撬装式天然气液化装置技术”轻巧便捷,“即插即用”,实现了偏散天然气资源的经济开发集输新模式,且效率比国内外同等规格装置高20%以上。
中科院慈溪应用技术研究与产业化中心出品的“面向燃料电池和传感器应用的纳米结构电催化剂”适用于氢—氧质子交换膜电池、直接醇类燃料电池和金属—空气燃料电池等,主要技术指标已达到或超过国际先进水平。“金属载量高,粒径小且可控、可调、分散度高是这款催化剂的技术优势。”该项目负责人邹亮亮介绍说。
除了获奖展品以外,凝聚多项创新技术的展品也受到广泛关注。如中科院上海光机所研发了我国第一台空间冷原子钟,让我国具备在太空中建立时间频率基准的能力。作为“天宫二号”的乘客,它已在太空翱翔一年多,成功完成在轨测试。本次工博会上,冷原子钟模型吸引众多观众。
“相比之前太空运行的最高精度300万年误差1秒的热原子钟,这只冷原子钟能做到3000万年误差1秒。”中科院上海分院副院长、上海光机所研究员瞿荣辉介绍,“空间冷原子钟”将激光冷却技术与空间微重力环境结合,是目前空间运行的精度最高的原子钟,以此为基础建立的空间高精度时频系统,可对其他卫星上的星载原子钟进行无干扰的时间型号传递和校准,使得未来同步卫星导航系统具有更精准和稳定的运行能力。
“末端牵引式上肢康复评估与训练系统”由中科院宁波材料所主持研发,是一款主要针对脑中风患者的上肢康复评估与训练系统。它不仅帮助患者实现功能导向运动,而且将依据人类肢体发育规律,融合临床实验,提出康复训练计划与评估体系,提升患者上肢日常生活能力。该项目已获得11项发明专利,样机已获得第二类医疗器械注册认证。“未来,我们还将开发针对手部精细动作与下肢的康复评估与训练系统。”宁波材料所康复与辅助机器人团队马亮告诉记者。
据悉,明年是工博会创办20周年,第20届工博会将于2018年9月举行。主办方表示,明年的工博会将更加注重带动实体经济发展。在展会规模扩大的同时,进一步提高展示质量和水平,突出以人工智能为标志的智能制造的最新发展和信息技术的最新实践,进一步助力上海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建设,全力服务工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同时,更加注重开放性办展办会,明年将选择德国等“工业4.0”强国,进一步创造崭新的合作伙伴关系,助力“一带一路”桥头堡建设,深化中外工业领域的开放和合作。
《中国科学报》 (2017-11-20 第6版 院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