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7中国(北京)跨国技术转移大会召开 |
北京夯实全国技术转移枢纽地位 |
|
11月27日~29日,由国家科技部与北京市人民政府共同主办,北京市科学技术委员会承办,为期3天的2017中国(北京)跨国技术转移大会在京召开。
主办方表示,通过举办中国(北京)技术转移大会,将推动国内创新主体融入全球创新体系,支撑北京加强全国科技创新中心建设,助力北京加快建成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强化北京作为全国技术转移枢纽的地位。
30场专场活动共谋创新发展
本届大会以“汇聚全球之智、共谋创新发展”为主题,按照“创新战略、前沿趋势、要素整合、产业发展”四大技术转移重点板块,开展近30场专场活动。大会聚焦前沿技术、创新创业、科技金融、绿色发展等热点话题,以论坛研讨、项目路演、项目对接、展览展示及线上会议等形式展开。
大会期间还举行了第三届亚欧科技创新合作论坛,推动亚欧科技创新合作中心建设,促成亚欧各类创新主体之间实质性合作。同时,为落实国家“一带一路”倡议的总体部署,强化与“一带一路”节点城市的合作,大会还于11月29日至12月2日在云南省昆明市举办大会昆明站活动。
大会吸引了近4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科技部门高层、使馆科技参赞、高校研究机构科研人员及高新技术企业专家等参会。开幕式上举办了北京“一带一路”国际孵化联合体成立仪式、国际科技创新合作项目签约仪式等活动。
科技部国际合作司副巡视员徐捷指出,中国(北京)跨国技术转移大会自创办以来,充分发挥了北京作为全国科技创新中心和国际交往中心的作用,吸引国外创新资源和高端人才。通过此次活动,北京将为中外企业和有志来中国创业的人士提供广阔的舞台,实现互利共赢,共同发展。
澳大利亚驻华大使馆科技参赞邦乔安表示,在科技和创新合作方面,澳大利亚一直把中国视为重要的合作伙伴,非常珍视这种双边的科技创新对话和合作成果,希望鼓励FC碰碰胡老虎机法典-提高赢钱机率的下注技巧澳大利亚创新企业来到中国,帮助他们实现创意想法。
北京重点构建开放型创新体系
北京市科学技术委员会副巡视员杨仁全介绍,《自然》杂志刊登的2017自然指数科研城市中,北京在全球500个科研产出城市中居于首位。《中国区域科技创新评价报告2016-2017》显示,北京综合科技创新水平位列全国首位。
据介绍,北京一直致力于整合国内外科技创新资源,加强国际创新交流和互动发展,建立“1+2+5”的工作布局,以及综合服务支撑体系,推动北京与国外的技术、人才、市场等创新要素充分对接,实现技术转移和成果落地,助力全国科技创新中心建设。
北京市科委还打造了北京市国际合作基地实体网络,共培育北京市级国际科技合作基地393家,基地单位与美国、意大利、以色列等53个国家550多个机构开展合作,涵盖了新材料、新能源、节能环保、生物医药等多个战略新兴领域。
在北京市科委的主导和推动下,北京成立了覆盖全球的创新合作虚拟网络,即国际技术转移协作网络,以链接全球创新资源。该网络由15个国家和地区的42家技术专业和创新服务机构发起,目前已与40多个国家400多个国际技术转移机构建立了合作关系。
杨仁全表示,下一步北京将继续以全球视野谋划推进科技创新,积极融入全球创新网络,扩大开放合作,在更高层次上,推进科技创新,携手应对全球共同挑战。
北京还将重点构建开放型创新体系,通过搭建高端的学术交流平台、联合公关平台、创新资源平台、成果转移转化平台等四类国际协同创新平台,集聚高端人才、资本、技术和信息等资源要素,为各类创新主体提供支撑服务,大力实施“一带一路”科技创新北京行动计划,打造链接全球创新网络和聚集全球创新资源的关键枢纽,在更高水平上推进国际化发展。
亚欧科技创新合作成亮点
大会期间还举办了第三届亚欧科技创新合作论坛,论坛由亚欧科技创新合作中心主办。
亚欧科技创新合作论坛是亚欧科技创新合作中心的重要品牌活动,每年轮流在亚洲、欧洲举办,迄今已连续成功举办两届。亚欧科技创新合作论坛对于加强亚洲与欧洲之间的科技资源共享,促进亚欧企业、大学、科研院所等机构间开展科技交流与合作,推动科技创新成果在亚欧国家间的市场化转移发挥着重要的平台作用。
中国外交部亚欧会议高官谢波华大使指出,自成立3年来,亚欧科技创新合作中心的工作取得了积极进展。中国、希腊先后主办两届亚欧科技创新合作研讨会,有关亚欧可持续发展、互利互惠技术转移的讨论逐渐深入,亚欧各成员间的协作网络正在加速搭建,四大领域中心和产业孵化基地已初具规模。希望亚欧会议可以成为交流治理经验、破解发展难题的平台。
希腊PRAXI协作网络国际合作处主任诺德斯表示,解决人类所面临的问题需要靠科技创新,亚欧科技创新合作论坛正是致力于促成亚欧各类创新主体之间的实质性合作。“希腊将国际合作视为重要的优先事项,我们正不断寻求国际合作机会,并特别重视与中国同行的科技合作。目前,我们在故宫博物院创建了联合实验室,与中国同行合作利用新技术保存文物。事实上,欧盟也十分强调和重视与中国的创新合作。” (斯峒)
《中国科学报》 (2017-11-30 第8版 首都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