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回首即将过去的2017年,日常生活的琐碎、跋涉探索的辛劳、成功路上的见证……情绪总是为祖国前进的步伐所牵绊,力量总是在一次次记录中汇聚。那些在这一年中特定事件、现场中发生的故事、经历与感悟,将被我们集中抽取、呈现,透过这些片段,以感受真切而细微的时代变化。
第三极,常年苦寒之境。
在这里,生命被净化到最原始而本真状态,“生存”占据着长期活动于此的每个生命体的全部思维。在这里,人与自然的关系获得了最庞大而微妙的背景,高原上一朵鲜花的盛开或许意味着一个城市海岸线的上移。
她在变化,她在怎样变化,她将改变什么?好奇与求知把科学家带上了神秘的雪域高原。
高原上,目送他们出征
讲述人 本报记者倪思洁
倪思洁在海拔5000多米的青藏高原为科学家点赞
这一次,我体会到了人类的渺小。
初次进藏,大多数人和我一样都会感慨:“天!”
天,就在头顶上,带着纯净的蓝色,像巨大无边的锅盖罩住触目所及的一切。在这块天底下,每位不熟悉环境的外来客都在大口地呼吸,为了在空气里捕捉FC碰碰胡老虎机法典-提高赢钱机率的下注技巧的氧分子。
8月19日下午四点,阳光依旧刺眼,照到皮肤上会带来火辣的灼热感。就在热切的阳光下,我参与见证了在中科院青藏高原研究所拉萨部举行的一场“出征典礼”。
即便是初来此地的人也能一眼看出今天和往常的不同:研究所主楼门口铺上了崭新的红色地毯,崭新的蓝色“门”型背景墙上用中英文书写着“第二次青藏高原综合科学考察研究启动仪式”。
“希望你们发扬老一辈科学家艰苦奋斗、团结奋进、勇攀高峰的精神……”启动仪式上,国务院副总理刘延东字字清晰地宣读了习近平总书记发来的贺信。
约50年前,曾经有50多个专业的2000多名科技人员,用20余年的时间,完成了面积达250万平方公里的青藏高原综合科学考察研究。20年,是一个人职业生涯的大半辈子。
为了看清世界,人类就像体育场上的一只蚂蚁,小心翼翼地用触角摸索周围的一切。在自然生态不断变化之下,为了再次认识这片广袤的大地,渺小的人类再度出征,用生命打量这颗熟悉又神秘的星球。
从掌声和笑容里,我感受到了科学家们的兴奋。他们的目光里有青春,他们的头脑里有智慧,他们的肌肉里有力量。他们将接过50年前递来的接力棒,代表全人类,再一次近距离观察“第三极”。
出征!这一次,我看到了传承的力量。
用生命捍卫自然之美
讲述人:本报记者胡珉琦
雪峰环抱中,江河起源处,群山如此巍峨,大地如此纯净……这是公元8—9世纪,藏族诗歌里形容青藏高原的诗句。和很多人一样,我从来没有踏足过那片荒野,可我心向往之,对那片土地怀着近似乌托邦式的想象。
然而,随着全球生物多样性的迅速消失,那片仅存的荒野也可能不复存在,我们甚至来不及了解,那里曾经存在过的和发生过的一切。于是,从今年6月起,我在周末版开设了“第三极”专栏,每期介绍一个青藏高原的特有物种,以及研究这个物种的科学家的故事。
我已经和十多位常年在青藏高原考察研究的科学家聊过天,听他们讲故事。让我感受最深的是,在这个过程中,我对青藏高原的浪漫想象不断被打破。
在那片无人之地,自然的残酷超乎寻常。即使技术发达的今天,冲在科考第一线的科学家们,仍会面临难以预料的危险,甚至是生死一线。
他们有的遇见过黑熊一家子,有的蹚过刺骨的冰河,爬过致命悬崖,还有的甚至冒险单车穿越羌塘无人区,经历陷车、断水、断粮的日子。记得有一次,一位古生物学家在看不见道路的情况下驾车前往化石挖掘点,结果车门一侧直接悬空,随时可能跌落。还有一位老科学家感叹说,那些风险比较大的动作,他都会自己亲自上阵,就为了不让年轻的学生尤其是独生子女没有任何闪失。有些故事,直到被报道,他们的家人也才第一次听说。
他们最终平安,我们才能有机会听到这些故事。但也有的机会,我永远都错过了。今年9月,用了16年在青藏高原收集了上千种植物4000万颗种子的植物学家钟扬教授,因为一场车祸,匆匆离开了。
这半年来,尽管我没在青藏高原的现场,但我希望“第三极”是我探究和了解青藏高原的窗口,希望它透着活着的生命的气息,以及科学家最无畏的追求。
把好设备送上“第三极”
讲述人:青藏高原北麓河冻土工程与环境综合观测研究站站长陈继
陈继在青藏高原北麓河站观测场调试设备
青藏铁路、青藏公路、青藏直流联网是“第三极”的“生命线”,然而这些工程的稳定性受到冻土地基的严重威胁。要确保“生命线”安全运行,就需要在沿线多年冻土区定期开展沉降变形监测,以便对工程稳定性及时预警,并指导现场维护工作。
这就是我和“我们”的工作。我们在海拔4628米的地方,在中科院位于青藏高原腹地无人区唯一的常年值守站——北麓河站,“盯”住冻土,守住“生命线”。
作为站长,我十分清楚北麓河站所面临的恶劣环境及潜在风险。巨大的日温差和频繁的天气变化,以及仅相当于东部沿海一半的氧含量,严重摧残了大家的身体,导致北麓河站几乎没有长期待得住的工作人员。
为了实现沉降变形监测的自动化,2016年,在中科院装备研制项目的支持下,我们完成了沉降变形自动化监测仪的原理验证、室内试验和现场样机的组装。2017年,安装调试工作正式开始。
至今,我还记得2017年设备安装测试期间的那次经历。
为了尽快验证该设备在高原的适应性和精度,春节刚过,我们就带着刚刚研制好的设备到北麓河站去安装、测试。团队中的一名技术人员初上高原,看到星空灿烂,倍感痴迷,于是夜里十点多,他穿着军大衣、拿着单反对着星空拍了一个多小时,第二天就感冒了。在高原,感冒是件非常可怕的事。可是,作为团队的核心成员,他知道自己下山将导致整体工作的延后。接下来的三天里,他发着高烧坚持工作。返程中,由于连续三天吃不好、睡不好,他一路昏睡,直到返回南山口才清醒过来。这时,我们才把提到嗓子眼的心给放下来。
这是一次危险的经历,但我由衷地为我的“战友”的拼搏精神感到自豪!我希望,也坚信,经过2017年的不断改进,设备的关键技术参数在2018年能达到预期目标,有力提高青藏高原的冻土研究和工程监测水平。
年终手记:
守护世界最后一方净土
以青藏高原为核心,第三极地区被认为是我国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战略资源储备基地和中华民族特色文化的重要保护地,也是全人类文明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基础。
变化,是第三极亘古不变的特征。2600万年前,青藏高原有水有鱼有森林,还是一种温暖湿润的模样。如今,这里空气稀薄酷寒干燥,只有最顽强的生命才能生存于此。
近50年来,人类经历了前所未有的全球变暖,第三极成为对全球气候变暖反映最强烈的地区,其变暖幅度是全球平均值的2倍。这些变化,需要人类去探索、研究、求解。
于是,一代代科学家踏上高原,用科技力量守护世界最后一方净土。
上世纪70年代起,中国科学院组织国内相关部门50多个专业的近2000名科技人员开展了第一次青藏高原综合科学考察。除了综合科学考察之外,还有一大批科研人员驻守在第三极,为日常科学研究提供最一手的资料、最前沿的平台。
今年,第二次青藏高原综合科学考察启动,科研人员集中部署,聚焦水、生态、人类活动,着力解决青藏高原资源环境承载力、灾害风险、绿色发展途径等方面的问题。
优雅来自城市,坚韧来自高原。如今,在“高”“冷”的第三极,科学家们咬紧牙关,兵分四路,为高原珍稀动植物居民“查户口”,为“长大”的高原湖泊“做体检”,破译冰“芯”中的气候、环境“密码”,追寻史前人类的高原足迹……用科技和智慧,在世界最后一方净土上,解锁地球生态环境的密码,揭开未解之谜的面纱,让人与自然更加和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