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高长安 通讯员 王继军
“通过与中关村海淀园合作共建‘中关村海淀园秦皇岛分园’以及复制中关村孵化运营模式等方式,我方与北京搭建了良好的对接平台;通过与中科院北京分院合作共建‘秦皇岛(中科院)技术创新成果转化基地’以及加强与首都知名大学的合作,秦皇岛分院内的成果转化得到有力推进……”近日在北京举行的“2016聚焦秦皇岛开发区对接京津成果发布会”上,秦皇岛开发区管委主任苏景文介绍。
自2008年起,秦皇岛开发区紧抓京津冀协同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这一重大历史机遇,坚持以项目引进为载体、以成果转化为突破、以人才引进为保障,深入开展承接京津特别是首都产业转移工作,借势首都科技力量,促进经济跨越式发展。
积极搭建对接平台
2013年11月6日,秦皇岛开发区与中关村科技园区海淀园管委签署协议,合作共建“中关村海淀园秦皇岛分园”,并于2014年5月11日正式开园揭牌,成为中关村海淀园全国京外首个分园。
苏景文介绍,截至目前中关村海淀园秦皇岛分园累计引进项目108个。其中,千方科技打开了秦皇岛智慧交通市场,完成全市3600辆出租车设备安装;恒业世纪占地40亩的新厂区已经动工建设,力争三年内实现销售收入5亿元。
据介绍,秦皇岛开发区复制中关村创新创业生态系统,重点构建适应“大众创业、万众创新”需求的众创空间。北京漫游世纪科技孵化器有限公司打造的“e谷创想空间”,完全按照中关村孵化运营模式,为早期项目和初创企业提供开放办公、早期投资、产业链孵化等服务,占地3万平方米,已入孵项目58个。
2016年7月28日,秦皇岛开发区积极推动与北京海淀创业中心合作,共建的中国北京(海淀)留学人员创业园秦皇岛分园正式开园运营,不仅将北京市海淀区在留学人员创新创业方面的经验和系统进行了成功复制,并且极大丰富和完善了秦皇岛开发区在移动互联网、智能制造、新材料、生物医药、节能环保等领域的科技成果转化服务体系。
扎实推进成果转化
2012年7月18日,秦皇岛开发区与中科院北京分院签署协议,合作共建“秦皇岛(中科院)技术创新成果转化基地”。
苏景文介绍,截至目前秦皇岛开发区已引进中科院遥感所、自动化所等12家科研院所的19个项目,成立了16个实体企业和3个所企共建平台,合作范围涉及空间数据采集与处理、建筑数字化节能监管、电子商务和智慧教育等诸多领域,形成了中科院在北京周边区域特色鲜明、引领和服务当地新兴产业发展的创新与转化产业集群。
2016年6月8日,中科院半导体所—纳川电子集成技术联合实验室及汽车电子集成电路产业基地一期封装产线正式启动。6月16日,总投资2.5亿元、占地97.4亩、规划总建筑面积7.43 万平方米的中科遥感航天产业园项目破土动工,预计可实现年产值2亿元,提供上千个就业机会。
据了解,秦皇岛开发区目前已拥有9家院士工作站和10家科技专家企业工作站,聘请院士专家30名,包括9名院士。院士们的学术范围涵盖了机械制造与自动化、测试计量技术及仪器、生物化工和遥感与数字地球等诸多高精尖领域,为促进成果转化提供了强有力的智力支持。
“在对接京津科研院所过程中,我们还着力加强与名牌大学的合作,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苏景文介绍,其中清华大学智能装备研究院研制的“小型分选式流式细胞仪”已由清华校方供货加拿大爱德公司生产使用,基于电阻抗谱检测技术的第四代POCT项目已完成样机测试;“北京化工大学生物工程产业园”已签署框架协议,正在洽谈项目成果转化事宜,为秦皇岛开发区在相关产业领域的发展提供了良好借鉴。
加快承接产业转移
多年来,秦皇岛开发区积极引进能耗低、效益好、前景广阔的重大项目,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打造绿色高端产业新城。
据介绍,目前总投资35亿元的京能热电联产项目已经开工;总投资10亿元的北京威卡威汽车零部件制造基地项目已进场施工;总投资2.8亿元的雷声导航控制系统项目正在办理环评和土地手续;总投资2亿元的北京防威公司“消防物联网产业园及技术创新中心”项目,从洽谈到完成公司注册,仅用20天时间;民政部国家康复辅具中心的研究院与质检中心已于2016年7月7日开业运营;航天九院十三所的“航天先进光机电技术创新中心及航天华北军民融合技术创新产业园”已于2016年10月19日签约;中关村生命科学园秦皇岛分园已于2016年11月18日签约落地……
在秦皇岛开发区,承接首都产业转移的项目建设正呈现出在谈一批、落地一批、开工一批、投产一批、储备一批的良好局面。
“便捷优越、自然和谐的交通、教育、医疗和人文环境,将使‘中关村海淀园总部做科研、秦皇岛开发区转化做产业’的产业链布局更加完善,必将为承接北京产业转移提供更有效的支撑和保障。”苏景文说。
《中国科学报》 (2017-02-16 第8版 首都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