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黄艾娇 黄辛 来源:科学网 www.sciencenet.cn 发布时间:2017/3/8 9:07:57
选择字号:
同济八旬院士主动请缨为全校学子开公选课
汪品先呼吁在科学与文化之间构筑桥梁,培育科学创新的文化土壤

 

 
汪品先院士课后与同学们交流 
 
 一位长年奋战在深海科研第一线的年逾八旬资深院士,新学期主动请缨,面向全校师生开设一门名为《科学、文化与海洋》的“人文素质课”,以引发青年学子对于“科学与文化”二者关系的再认识,启迪、激励年轻人共同深耕校园创新文化土壤,勇于投身科学创新实践。3月7日晚,由中科院院士、同济大学海洋与地球科学学院汪品先教授主讲的这门课在该校四平路校区开讲,首堂课的主题为“科学与文化——好奇心、幽默感和创造性”。
 
汪品先首先从现代科学的起源说起,他说,现代科学是在文艺复兴中产生的,科学根植于文化的土壤。许多国家设有“艺术与科学院”,将科学与文化两者放在一起,科学和艺术的共同点,都是创造思维、创新冲动。比如,作为文艺复兴时期代表人物的达•芬奇,近来被称为“现代科学之父”,因为他留存的6000页手稿与插图涵盖众多学科领域,仅解剖学的图画就达200多页,但并未发表,因此甚至有人说创立现代科学的不是牛顿,而是达芬奇。再来看我国,情况则不然。我国从科学院到高考均实行文理分家,导致中间出现断层,而断层牺牲掉的正是“创新”。
 
在他看来,“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提法,极大地提高了科学的地位,但是科学又属于文化范畴,所以科学既是文化又是生产力。而我们过度强调了物质,冷落了科学的文化方面。科学对社会的贡献既包括有形的物质产品,也包括无形的精神升华,为此,科学家的工作不可能单纯用“产生多少价值”,更不能用“拿到多少经费”来衡量。
 
“科学的土壤是文化,而且是先进文化。假如科学家失去文化滋养、缺乏探索驱动的科学研究,只能做技术改良,难以有创新突破。”以布鲁诺、魏格纳为例,汪品先院士说,回顾科学史上的许多重大突破,科学家不但几十年如一日、如痴如醉地潜心探索,甚至可以为追求真理而献出生命。许多重大的发现,研究者本人一没发财、二没当官,生前潦倒一世,身后才被追认。“这与今天我们按论文数目发奖金、科研立项时就盘算着得几等奖的科技“文化”相比,相去何止千里!”老先生直指当前病态的“科技文化”,字字句句掷地有声、振聋发聩,引人深思。
 
多姿多彩的海洋生物、一批兼具科学精神与文化素养的中外名家……汪品先院士说,我们从来都是把科学描绘得太严肃了,学生一说科学就是考试,科学本来是“好玩的”,既“有用”,又“有趣”,而“有趣”这点我们说得太少。而真正的原始创新往往是源于“有趣”:我研究这个问题,如果有用那我太高兴了;如果没有用我还是要研究,因为解决不了我睡不好。
 
为此,他指出,科学创造往往伴有“幽默感”,他认为在我国的科学交流中,活跃气氛不足,拘谨呆板有余,严重缺乏幽默感。而科学表达中的“幽默”,有助于思想的表达、传播的效果和争论中的主动处境。具有突破性的科学思考,和文艺思考之间在创造性上并没有区别。
 
“深层次的创新要求有文化基础,‘源头创新’是一种文化行为,和文艺创作有共同的特点。”汪品先认为,以中国之大,想通过科技创新推动生产力、改变社会发展的模式,就不可能学小国走取巧的途径,必须形成具有创新能力的群体和社会,要求建设“创新文化”。
 
汪品先痛斥时下的学术造假行为,认为这正是“过分强调科学带来的利益,过分忽视科学的文化本性”所致。他说,科学不是竞技,更不是赌博,科学是文化,如果科学缺乏文化基础,科技创新的能力不仅不能发展,科学造假之类的“学术不端行为”就可能出现。
 
科技和文化间的断层,十分不利于创新思维的发展。断层的成因何在?在汪品先院士看来,除政策之外,还在于“缺乏两者之间的桥梁,缺乏文化人的科学兴趣和科学家的文化素养,缺乏‘两栖型’的人才”。这类人才在发达国家产生着巨大的社会效应,而我国至今对此仍缺乏认识。
 
最后,汪品先语重心长地对同学们说道:“我们的责任是在当代科学和华夏文化之间架筑桥梁, 还自然科学以文化本色, 赋传统文化以科学精神。自然科学、社会科学、文化艺术的相互交融,是科学创新的最佳土壤。”
 
他以阐述这门课的宗旨作结,“这门课的目的,就是想在科学和文化之间构筑桥梁——-哪怕只是架在校园角落里的一座小木桥。”话音刚落,全场掌声经久不息。
 
讲座持续了一个半小时,老先生全程慷慨陈词,旁征博引、纵横捭阖,精心准备的116张ppt图文并茂,信息量大、案例丰富,观点精辟凝练,给同学们奉上了一场精美的思想盛宴。350座的报告厅坐得满满当当,同学们一个个神情格外专注,会场不时响起一阵阵会心的笑声。
 
“我能在字里行间,听得出汪院士对科学、文化的热爱,听得出他对中国科学与文化融合的疾呼。文化是科学的土壤,就是这位老先生主动请命开课希望转达给学生的。非常感动,发在朋友圈,与没来但有兴趣的你们分享。”走出报告厅,一位同学在微信朋友圈这样书写自己的听后感。
 
听完报告后,同济大学海洋与地球科学学院青年教师肖文申老师说:“汪品先先生以八十高龄主动为学生开人文素质课,为我们青年教师树立了榜样。振兴中华需要软实力,我在今后的教学中要注重引导年轻学生寻找科学中的乐趣,培养他们的科学创新精神。”
 
为了供选课的同学对这门课有所了解,汪品先院士还专门给同学们写信,对课程作简要介绍。他在信中这样写道:这门课并没有“要考的”知识,也不教你“有用”的技巧。这门课目的只有一个:让你多想想。它将向你鼓吹科学就是文化,科学创新要有文化元素。文化,要注入科学进展的新鲜血液;科学,要点亮文化积累的智慧之光。
 
记者了解到,这门课包含8次讲座,每双周二晚举行,其中6讲由汪品先院士主授,2讲由校外知名专家讲授。由汪院士主授的另5场讲座,主题涵盖“人类与海洋——兼谈华夏文化的软肋”“东西方文化——我国知识界的百年困惑”“科学与视野——时空的跨度和认识的深度”“创新和语言——汉语、外语和双语”等。
 
为更好地激发同学们对于科学与文化方面的思考和交流,该课程还增设了线上平台,用于课程答疑和问题讨论,欢迎同学们结合自身理解积极交流想法。
 
长年坚守在深海国际科研前沿的汪品先院士,一直热心倡导我国加强海洋文明,为科学与文化的结合、发扬科学的文化本质奔走疾呼。他曾于2011年和2014年发起“科学创新的文化障碍”“重建创新的文化自信”的讨论,2015年又提出“汉语被挤出科学,还是科学融入汉语”的问题,并于2013年主编出版“十万个为什么海洋卷”。
 

 

 
 打印  发E-mail给: 
    
 
以下评论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科学网观点。 
���� SSI �ļ�ʱ����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利用量子精密测量技术开展暗物质搜寻 天文学家找到最小恒星了吗
超大容量变速抽蓄工程进入机电安装阶段 问答之间 | 如何开展科研之路
>>FC碰碰胡老虎机法典-提高赢钱机率的下注技巧
 
一周新闻排行 一周新闻评论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
 
论坛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