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收官之年 |
打响“蓝天保卫战”需精准发力 |
|
全国两会期间,天空蔚蓝。今年是《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十条措施(又称《大气十条》)收官之年,蓝天能否持续,PM2.5能否达标,成为两会热议话题。
2013年,国务院发布重拳治污的《大气十条》,明确提出,到2017年,全国地级及以上城市可吸入颗粒物浓度比2012年下降10%以上,优良天数逐年提高。
但从2016年来看,空气质量虽然整体有所好转,但仍出现不少PM2.5指数“爆表”的“吸毒日”,特别是进入采暖季的北方,大气污染程度甚至更加恶化。
面对久治不愈的雾霾,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李克强总理首次用“坚决打好蓝天保卫战”这句话,传递出国家治霾的决心。
那么,如何打好这场“蓝天保卫战”?《大气十条》又该怎样交出满意的答卷?
秋冬季防控形势严峻
为拔除大气中的“毒瘤”,国家近几年在雾霾治理上可谓空前的重视。《大气十条》就提出,到2017年,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等区域细颗粒物浓度分别下降25%、20%、15%左右,其中北京市细颗粒物年均浓度控制在60微克/立方米左右。
那么,《大气十条》启动至今,空气质量是否有所改善?近日,环保部在京举行了一场大气污染防治媒体见面会,环保部副部长赵英民用一组数据给出了肯定的答案。
根据统计数据,全国颗粒物的年均浓度正持续下降。2016年,全国PM10平均浓度同比下降5.7%,比2013年下降15.5%;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三大重点区域的PM2.5平均浓度分别同比下降7.8%、13.2%和5.9%,与2013年相比下降幅度都超过30%,甚至超过《大气十条》的最严格要求(25%下降幅度)。
除此之外,优良天数的比例也在继续增加,2016年全国地级以上城市,优良天数比例为78.8%,同比提高了2.1个百分点;重污染天数继续下降,2016年全国74个重点城市重度及以上的污染天数比例为3%,比2013年降低了5.7%,其中京津冀区域2016年重污染天数的比例为9.2%,比2013年降低了11.5%。
虽然从上述数据来看,空气质量的确明显改善,但记者从环保部今年1月份公布的全国空气质量状况的数据来看,重污染天气“报复性”反弹。因为这份数据提到:1月份京津冀区域13个城市PM2.5浓度同比上升43.8%。
“从全年看空气质量是在逐渐好转,但是冬季的大气污染问题应该说改善不大。就北方冬季而言,甚至还有恶化的趋势。”赵英民坦言,进入采暖期后,全国多个地区发生多起大面积、长时间的重污染天气,平均优良天数比例从81.2%降至60.1%,减少21.1个百分点;重度及以上的污染天数比例从0.9%升至9.2%,增加了8.3个百分点。
“北京市连续四年的监测数据显示,全年污染最重的36天里,PM2.5平均浓度是255微克,对年均值贡献达到25微克左右。”赵英民清醒地认识到,我国大气污染治理的形势仍然严峻。
不可忽视的尾气二次污染
霾究竟从何而来?又为何“久治不愈”?
在赵英民看来,以重化工为主的产业结构、不合理的产业布局、以煤为主的能源结构以及机动车保有量的快速增长等方面,使得目前大气污染物的排放总量远超过环境承载力。这是大气环境质量仍然不尽如人意、重污染天气频发的根本原因。
而进入采暖期以后,城乡居民的供暖、农村散煤燃烧取暖的排放,使得大气污染物在已经超载的基础上再增加30%。同时,冬季不利的气象条件进一步加重了雾霾严重程度。
赵英民表示,受全球气候变化的影响,近年来我国北方地区冬季静稳、小风、高湿及逆温天数明显增加,特别是去年入冬以来,我国经历了一个近20年来污染物扩散最为不利的气象条件。而不利的气象条件还导致排放物二次转化,生成FC碰碰胡老虎机法典-提高赢钱机率的下注技巧的PM2.5,加重了污染的程度。
实际上,霾的来源既有直接排放,也有二次转化。PM2.5的二次转化是指排放到大气中的气态污染物通过多种化学、物理过程被转化为硫酸盐、硝酸盐、铵盐和二次有机气溶胶等细颗粒物,而这种二次颗粒物却往往被人忽视。
“一些污染源比如汽油车,虽然尾气中一次颗粒物浓度不高,但在大气中反应后会产生大量的二次颗粒物,继而成为城市PM2.5的重要来源之一。”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研究员贺泓指出。
北京绿创环保集团董事局主席姜鹏明也对《中国科学报》记者表示,北京现在约有600万辆机动车,实际上却相当于近2000万辆车的排放,大量的二次污染是由汽车尾气造成的。
另外,发达国家大气治理的经验表明,机动车尾气导致的光化学烟雾污染是比灰霾污染更长期、更难治理的顽疾。除了加快新车排放标准的提升,加强在用车辆的监控外,还应实行尾气净化装置的定期更换,但这一点在我国还尚未推行。
“汽车净化器寿命是有限的,以出租车为例,一辆车每年平均行驶12万公里,净化器每年都应该及时更换,若净化器不起作用,一辆出租车就相当于十辆车的排放。”姜鹏明指出,由于国内许多机动车净化器处于失效状态,也造成大量汽车尾气排放严重超标。
贺泓表示,如果氮氧化物和挥发性有机物发生光化学反应,除了产生二次有机气溶胶以外,还会产生臭氧和羟基自由基等氧化剂,氧化剂可以进一步氧化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和挥发性有机物,分别生成硫酸盐、硝酸盐和有机气溶胶,造成二次颗粒物爆发增长。
也就是说,机动车尾气排放不但自身直接排放污染颗粒,还能促进工业污染物等二次生成污染颗粒。研究表明,在我国中东部地区,二次颗粒物对PM2.5的“贡献率”常常高达60%,在成霾时二次颗粒物所占比例往往更高。
不过,贺泓坦言,对于二次颗粒物生成的机制,特别是二次颗粒物爆发增长致霾的机制,科技界还有很多不清楚的地方,这也大大增加了灰霾问题的复杂性和治理的艰巨性。
如何打好“蓝天保卫战”
李克强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治理雾霾一要加快解决燃煤污染问题;二要全面推进污染源治理;三要强化机动车尾气治理;四要有效应对重污染天气;五要严格环境执法和督查问责。
赵英民表示,环保部也将通过全面推进冬季清洁取暖、继续实施工业企业的错峰生产、加强工业大气污染综合治理、进一步加强交通行业的污染治理、强化重污染天气的应对等举措,努力完成《大气十条》制定的2017年目标。
而在姜鹏明看来,治理雾霾必须要靠技术突围,“雾霾的问题就是一个字:烧,不管烧什么,这个问题完全是可以控制的,只不过我们要采取正确的方式,技术路线尤为重要。”
中科院则从技术角度开出一个治霾的药方:精准治霾。例如,在二氧化硫和一次颗粒物排放总量已经开始下降的基础上,加强氮氧化物控制,加快实施区域挥发性有机物总量控制,同时积极推进氨排放控制,打破大气复合污染导致的环境容量下降的不利局面。
在今年全国两会上,农工党中央也向全国政协十二届五次会议提交了《关于精准治霾,科学施策──确保实现“大气十条”阶段性目标的建议》的提案。提案指出,现行的《大气污染防治法》仅明确了政府对本行政区域环境空气质量负责,但未规定其导致大范围大气污染的问责机制,区域联防联控工作机制仍需进一步完善。
在两会召开之际,E20研究院也联合120家环境企业提出了20份建言,其中就包括“关于调动社会力量强化雾霾治理的建议”,其中提到,当前我国大气治理在资金配置、协同治理、公众参与等方面都存在问题,需要在体制机制上做出突破。
为此,他们建议,第一,由财政部牵头设立“雾霾治理专项基金”;第二,利用专业服务机构调动社会力量参与治霾的积极性,服务费用从雾霾专项治理资金中列支;第三,各地政府尽量将专业化的治霾行动和工程委托专业化的、全国性的专业环境企业来完成,利用专业的产业力量打破行政地域的分割,与跨地域政府间协同实现有效补位和强化,解决大气跨区域治理中的条块分割问题。
在E20环境平台高级合伙人、E20研究院执行院长王立章看来,今年的政府工作目标由过去的项目治理、追求达标向环境质量、治理效果升级,而真正的效果是需要“系统级”的解决方案,但目前来看,“碎片化”的环保产业还难以承受生态文明系统化之重。
“从当前形势来看,经济和环保可以说是中国社会这一庞大躯体的‘任督二脉’。一直以来,我国只重视‘任脉’经济的发展,基本忽视‘督脉’环境的治理。而只有打通‘任督二脉’,生态文明才能够真正落地。”王立章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