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史俊庭 来源:中国科学报 发布时间:2017/4/18 9:44:33
选择字号:
河南省农科院揭示黄色灯光防治蛾类害虫分子机制

 

本报讯 日前,河南省农科院植保所武予清团队利用第二代高通量测序技术,分析了利用夜间黄色光照改变夜蛾类害虫——黏虫成虫的相关基因组表达,揭示了利用灯光防治害虫的分子机理。相关成果已在《科学报告》发表。

黏虫具有敏感的视觉系统,因此光照条件改变可能会影响其行为活动,进而影响其繁殖和种群数量等。近20年来,西方国家发展了黄色灯用于防治蛾类害虫。

武予清团队研究了夜间黄色光照条件下黏虫、棉铃虫、小菜蛾等蛾类害虫成虫生物学特性,结果表明夜间黄色光照可以阻止蛾类成虫复眼“明适应”状态的改变、减少受精卵和降低产卵量。该研究团队对黑暗、白光、紫外光和黄光四种不同光照条件下黏虫头部转录组进行分析,经过组装后获得46327条完整基因。经过进一步分析,发现了夜间黄色光照改变黏虫成虫的生物节律基因、光信号传导基因、嗅觉基因和味觉基因的转录表达。该项研究从分子机理上解释了灯光防治原理是光波干扰了蛾类昆虫生物节律、寻觅配偶甚至寻找寄主和取食行为。(史俊庭)

《中国科学报》 (2017-04-18 第4版 综合)
 
 打印  发E-mail给: 
    
 
以下评论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科学网观点。 
���� SSI �ļ�ʱ����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利用量子精密测量技术开展暗物质搜寻 天文学家找到最小恒星了吗
超大容量变速抽蓄工程进入机电安装阶段 问答之间 | 如何开展科研之路
>>FC碰碰胡老虎机法典-提高赢钱机率的下注技巧
 
一周新闻排行 一周新闻评论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
 
论坛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