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通讯员 陈华文 吴春明
2000年5月,为满足国家地质调查需求,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地质调查研究院(以下简称地调院)正式成立,是我国最早成立的高校地调院。
作为我国地质调查科技创新的先锋,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地调院自成立以来,一大批科研成果从这里诞生,成为行业标准和规范,推广到全国应用。
从传统手工填图到数字填图,从平面图到三维立体图……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地调院的每一次创新,都引领着整个行业新的变革。
2017年2月,在中国地质调查局组织开展的年度评优活动中,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地调院被评为优秀,是唯一获此殊荣的高校地调院。
对于荣誉,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地调院院长吕新彪教授显得比较淡然,他坦言,“作为高校地调院,我们希望能把对地球的认识和理解,转化成一种表达,而这种表达又能为国家生产和人民生活服务。”
引领地质科技创新发展
在吕新彪看来,地质调查工作是我国国土资源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核心是地质科技创新。因此,从创办之初,地调院就始终把创新作为发展的生命线。
为支持地调院创新发展,使之更好地引领地质科技创新,服务国家战略需求,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统筹全校在学科、队伍、平台等方面的资源和优势,成为地调院发展的坚强后盾。
校长王焰新教授曾不止一次地提出:“把中国地质大学(武汉)调查研究院建设成具有科技创新能力、承担国家重大地调项目、培养高水平地调人才的,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地调院”。
建院以来,地调院在基础地质、矿产资源、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和环境地质等研究领域围绕国家战略需求,结合学科前沿,开展了大量探索性研究和创新实践,取得了一系列具有国际先进水平和对国家社会经济发展有重要价值的成果。
每一个大型地质调查项目的科技创新,对该校地调院师生而言,都是一次“赶考”。以中国科学院院士殷鸿福为首的科研团队,完成了中国地调局重大项目《中国西部不同类型造山带区域地质填图方法》,被业内赞誉“启动了我国青藏高原空白区和造山带1:25万填图,是我国地质填图里程碑的一个项目”。
该项目组完成的《东昆仑造山带1:25万冬给措纳湖幅》,被评为全国区域地质调查优秀图幅一等奖。其主要研究成果“大地构造相方法”和“造山带混杂岩片四维裂拼复原法”被中国地调局在青藏高原开展的1:25万地质填图中广泛采用,为大力推进我国西部区域地质和国土资源的调查起到奠基和示范作用。
地质填图从传统走向现代
据介绍,在传统的地质填图中,地质工作者以手工方法进行,这种方法费时费力,还不便于数据的共享、交流和修改更新。
如何从手工填图向数字填图转变,成为地调院需要解决的重要课题。在地调院副院长张克信教授看来,“数字填图可以加强多源数据整合技术的研究,建立和完善数字地质填图中的野外地学数据与地球物理、地球化学和遥感空间数据的整合,提高地质调查的科技含量和研究的广度、深度。”
最终,张克信教授带领团队克服种种困难,完成了软硬件的定型、野外测试,为改进和优化数字填图系统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并且率先在全球完成了首幅“青海省民和县幅数字地质图”。依托该研究项目,张克信团队的研究成果《1:25万民和县幅数字区域地质调查》,荣获2012年度中国地质调查局优秀成果一等奖。
在数字填图取得成功后,又一个难题浮出水面,那就是如何从平面填图走向三维立体填图。
据吕新彪介绍,由于地下地质构造的复杂性,三维填图的难度极大,需要地质构造、地球物理、地球化学、计算机技术、可视化技术等多学科的团队协同作战。
2012年,中国地质调查局部署实施“三维地质调查试点”计划项目,其中《西准噶尔克拉玛依后山地区复杂造山带三维地质调查》由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地调院承担,该项目担负着地质调查“从传统走向现代、从单一走向综合、从二维走向三维”的研究重任。
作为该项目的主要负责人,王国灿和徐义贤两位教授连续三年带领师生奔赴天山南北,在茫茫荒原上从事考察工作。最终,该团队以地质地表调查为基础,结合适度开展的深部地球物理勘探和钻探验证工作,对西准噶尔克拉玛依后山地区平均—3000米以浅深度范围内的深部地质结构进行了有效约束,总结出“基于地质地表调查剖面网络基础上的复杂造山带三维地质调查与建模方法”体系,并获得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科技奖二等奖。
主动服务国家战略需求
国土资源调查的重要任务之一,是在系统的地物化调查基础上,通过成矿理论和勘查技术创新,开展矿产资源远景评价和靶区预测,为新的矿产资源找寻与开发提供科学依据。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地调院师生在当前找矿难度加大,调查地区工作条件异常艰难的情况下,发扬求真务实、勇于创新、追求卓越的精神,取得成矿理论和找矿突破方面重大进展。
如由成秋明、夏庆霖教授团队负责的中国地调局计划项目“覆盖区矿产综合预测”,实施三年来,已经取得国内领先的成果:利用非线性矿产资源预测评价理论成功指导福建、内蒙古、新疆等地探矿找矿工作取得找矿突破,该项目的主要成果已获得2015年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
在西部国土资源大调查方面,郑有业教授团队先后在西藏冈底斯、北喜马拉雅等成矿带组织发现与评价了冈底斯斑岩铜矿带上第一个超大型驱龙铜矿床,也是我国首个规模超千万吨级的铜矿床。该找矿成果成为2011年国家科技进步奖特等奖“青藏高原地质理论创新与找矿重大突破”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服务地方经济和生态文明建设方面,由地调院副总工周宏主持的“湖北宜昌兴山香溪河岩溶流域1:5万水文地质调查”项目 ,是国内南方岩溶地区1:5万比例尺水文地质调查技术方法示范项目,其成果在2015年被评为全国水文地质调查项目第一。马腾教授主持的“ 江汉平原重点地区1:5万水文地质调查”项目,在汉江下游典型区开展1:5万地球关键带环境地质调查,为我国全面开展地球表层系统关键带研究开辟了新的道路。
除了承担国家地调科技创新和实践外,地调院还承担有为国家地调事业培养地学类专业高级技术人才重任。长期的实践过程中,地调院利用与中国地调局各地调中心及直属单位的长期业务关系,探索了一种 “产、学、研”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安排学生到各类地质调查项目承担实质工作,通过系统的地质调查和科研实践活动锻炼学生,达到既出成果,又培养人才的目的。
建院以来,地调院共承担中国地质调查局计划项目4项、二级项目3项、工作项目112项,科研经费共计6.4亿元;为武警黄金部队举办11期各类地质培训,900多名业务骨干参加受训;为国土资源部、武警黄金部队、中国地质调查局等单位举办20多期各类业务培训,累计培训2000多人次,共培养研究生190余人,拥有各类国家甲级资质10个,是国内甲级资质最多的地调院,为国家地矿事业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
《中国科学报》 (2017-04-25 第7版 视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