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教育云:开启科教融合新征程 |
——中科院“十二五”信息化建设创新实践纪实之三 |
数年间,中国科学院大学(简称“国科大”)招生信息主管袁鹏见证了招生工作业务流程的巨大变化。
与国内众多高校相比,国科大的管理模式非常特殊,下属104家招生研究院所遍布全国,这就给招生管理工作带来很大的挑战。过去,各个研究所报送招生数据时只能通过电子邮件完成,而最终录取数据还必须刻入一张光盘中,再寄送给国科大招生办统一受理。
每年一到招生录取阶段,袁鹏和他的同事们就忙于打电话、收发邮件,收集整理数据光盘等电子材料,花去大量时间和精力。即便如此,还难免会出现一些意外情况。比如个别工作人员的电脑突发故障,造成数据丢失等。
“如今,随着中科院‘教育云’工程的推进,这些工作全都可以在线完成。再加上云备份、权限管理、数据实时监控等功能的助力,招生信息管理工作就更加安全便捷了。”袁鹏说。
冉冉升起的教育云
作为中科院信息化专项建设项目之一,由国科大承担的“教育云”工程于2012年7月正式启动。 “教育云”面向全院教育的信息化需求,采用云技术实现基础环境的虚拟化、管理和学习数据的资源池化,为全院师生和职工提供网络化、个性化的教育学习平台。
据国科大网络信息中心主任姚郑介绍,他们首先开展了一项非常重要的基础工作——“资源池化”。“我们把这叫做数据清洗,是一项又脏又累的工作。”姚郑笑道。
过 去,面向不同教育业务的管理信息系统都是各单位独立开发的,大部分只在两两之间有大量数据传输。往往一个数据更新了,其余数十个系统却不知道,这就会造成 大量不一致的数据。姚郑所带领的团队对所有信息逐条核实,去除错误、滞后的数据,保留最新、最准确的信息。这项工作打通了所有底层数据平台,建设了清洁的 资源池。
资源池支撑了“教育云”的两大上层应用:一是覆盖教育全生命周期的云服务;二是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教育服务中心。
所谓“全生命周期”,是指从学生应试、入学到毕业的全过程,都能在统一的云平台上接受管理并获取服务。“教育云”工程在实施中,将“十一五”期间建设的招生、学籍、学位等30余个教育业务管理系统进行了升级整合;建立了统一权限模型,对用户群组和应用服务权限进行细化管理。
“十二五”期间,“教育云”工程全面梳理和整合了现有的科教资源,并进一步搭建了自主学习空间。这些举措全面助推了中科院的教育模式变革。
科教融合步入新时代
中科院的“教育云” 工程建设,不仅要紧密切合用户分布广、数量多的实际情况,还必须突出科教融合的教育模式。
袁鹏告诉《中国科学报》记者,目前“教 育云”已经实现了业务系统数据贯通,比如,在这个云平台上,每一名导师都有自己的教师系统,经过备案以后才有招生资格,其信息经过招生管理干部确认后才能 进入招生专业目录中,在管理上更加严谨。不仅如此,教育云还有专门决策支持功能,通过该功能可以了解各种招生数据统计信息,比如,可以直观地了解到每名导 师的在读学生数、科研计划和承担的项目等。
国科大工程科学学院硕士二年级学生韩其琛是“教育云”系统的忠实用户。其中,“实景课堂”是他最常用到的功能。
“实景课堂对我帮助极大。”韩其琛表示,研一时他在国科大雁栖湖校区学习,限于路途遥远,无法选修玉泉路和中关村校区开设的课程。有了实景课堂,他和同学们就能自由学习各个校区,甚至其他高校的名师名课,还能复习一些已经淡忘的本科基础课程。
实景课堂的设计也非常贴心。同一节课,通常包含了课件视频和教师讲解视频两组镜头。听课过程中,学生可以随时切换这两组镜头的大小主次。“就像真的上课那样,你一会儿需要仔细研读课件,一会儿又得看老师的板书,真是身临其境。”韩其琛说。
目前,实景课堂向中科院的师生和职工提供课堂教学、系列讲座、公开课程等各类学习资源服务,还建设了52门精品数字课程,涵盖13个一级学科,由中科院200余名专家和教师参与编制。
此外,“教育云”工程还搭建了自主学习空间。一方面,学习者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方便地享用各种服务、工具和学习资源;另一方面,系统可以通过分析用户行为和用户个性特征,主动向学习者推荐与其兴趣相关的科教资源,帮助学习者更有效地获取信息,扩展资源渠道。
继续教育网造福全院
耿老师是负责中科院微电子所继续教育工作的主管。此前,他们的职工培训工作面临两大困扰:一是需要统计的数据量太大,传统的纸质文档备案效率低下;二是很多优质的教学资源难以共享。
“当我们得知中科院有了‘继续教育网’这个项目后,就立刻决定与他们合作。我们算是继续教育网比较早期的用户了。”耿老师说。
中科院继续教育网同样是“教育云”业务服务的一个重要组成环节。它针对中科院继续教育培训和师生职工终身学习等实际需求,提供自主学习的资源和网络化培训服务。
成为用户后,耿老师很快发现,基于这个平台开展的职工继续教育培训,不仅效率更高,流程更规范,还有了更详尽的过程记录;而数据库和教育资源的共享,也变得更为便捷。
继续教育网平台主要负责人、计算机网络信息中心高级工程师赵以霞说:“在设计开发的过程中,我们有意识地结合了组织和个人双方面的需求。职工可以按需选择适合自己的服务,同时也有相应的考核标准敦促每个人接受继续教育,更新业务知识,提高工作水平。”
对此,耿老师感受颇深。一方面,中科院出台政策为职工接受继续教育设置了一定课时和内容要求;另一方面,很多职工在完成了“规定作业”还会根据自己的兴趣和需要超时学习,短小精悍的微课程尤受欢迎。就连耿老师本人,也成为继续教育网手机APP的忠实用户。
“十二五”期间,继续教育网支撑院属150多个单位实现继续教育信息化管理,服务7万名职工在线学习,共积累2356个课件,职工累计学习时长达6320875小时。
随着资源的丰富和技术的提升,继续教育网正在加速开发精准推送的功能。赵以霞形象地打着比方:“过去,我们准备了一桌满汉全席,供大家挑选自己想吃的菜。现在,我们可以根据个体的口味、身体状况和营养需求等,主动推荐适合他的菜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