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一带一路”科技创新国际研讨会代表合影
中国科学院发挥科技国家队的率先引领作用,主动谋划、牵头策划、总体协调、战略整合集成已有国际合作布局,牵头组织“一带一路”国家(地区)科学院及其科研机构为“一带一路”建设提供强有力的科技支撑。2016年11月7—8日,由中国科学院、俄罗斯科学院、乌兹别克斯坦科学院、哈萨克斯坦科学院、吉尔吉斯斯坦科学院、塔吉克斯坦科学院、巴基斯坦科学院、波兰科学院、尼泊尔特里布文大学、斯里兰卡卢胡那大学、国际山地中心、发展中国家科学院等12家单位共同发起主办的2016“一带一路”科技创新国际研讨会在北京成功召开,近40个国家和地区的350余名中外科学家参加了会议,其中外国学者和专家160余人。参会的还包括荷兰国家科学院、埃及国家研究中心等14家科研机构的领导。会前,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刘延东发来贺信;会后,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张高丽对会议成功举办专门批示、高度肯定中国科学院卓有成效的工作。“一带一路”科技创新国际研讨会,实现了巨大的成功和影响力,得到了国际社会的高度认可,实现了中国科学院服务“一带一路”战略的重大战略部署,标志着“一带一路”科技组织联盟的战略框架初步搭建成功!
“一带一路”科技组织联盟目前包括来自中国、俄罗斯、蒙古国以及中亚、东南亚、欧洲等国家和区域的22家国立科研机构。联盟章程、运行机制及组织架构等均已初步形成,首届联盟大会正在有序筹备中,联盟预计于2017年正式成立。
会议情况简介
大会以“携手科技创新,促进协同发展”为主题,设立了大会特邀报告会、大会专题讨论会、由20余家国家科学院和国立科研机构领导和代表参加的闭门圆桌会议及四个与“一带一路”建设需求密切相关的主题研讨会,分别为“生态环境与可持续发展”“先进适用技术与绿色发展”“疾病与健康”“基础研究、能力建设和人才培养”。与会代表就科技创新如何能够最大程度地服务于“一带一路”发展需求,如何开展务实的国际科技合作以应对发展中所面临的重大科技挑战,如何对接彼此的科技发展机会以及建立“一带一路”发展国际科技治理新模式和新机制进行了广泛和深入的研讨。
白春礼在开幕式上致辞
此次研讨会无论从参会国家科研机构的数量、外国学者的参会数量,到讨论的深度和广度以及实现的具体效果和目标,都远超预期。
代表们在会议上发言
会议取得如下成果和共识:
(1)与会中外各领域科学家和学者对我国政府提出的旨在推动共同发展和共同繁荣的“一带一路”倡议的意义和宏伟目标有了新的认识。不少外国科学家表示,愿意积极投身到这项伟大的事业中去,愿为科技创新助力“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发展特别是实现科学、绿色、和平发展做出贡献。刘延东副总理的贺信,会议安排的“一带一路”倡议专题报告以及播放的有关宣传片对外国学者进一步了解和认识“一带一路”倡议的重要意义起到了良好的效果,引起了学者和专家的极大反响。
(2)与会专家和学者一致认为科技创新是“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推动力,是沿线各国和国际社会共同应对各种发展挑战的核心手段,发挥着基础性、战略性和引领性作用,理应成为“一带一路”建设合作中的优先合作领域。科研机构,尤其是国立科研机构应在推动科技合作、服务“一带一路”建设上发挥重要的引领作用,共同组织开展战略咨询、国际研究计划,携手解决实际发展问题,加强对青年科研人员的培养,为“一带一路”建设提供有力的科技支撑。
(3)会议发布了联合声明。通过闭门会议讨论,与会的20多个国家科研机构的领导就多项事宜达成共识,共同签署发布了《北京宣言》。《宣言》除强调了上述两点共识外,进一步明确指出将致力于构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科研机构和国际科技组织间的长效协调和合作机制,成立“一带一路”国际科学家联盟,设立相关工作组,围绕“一带一路”建设重点领域和在资源、环境、经济、民生、健康和可持续发展方面的重大共性科技挑战,组织、支持和实施国际科技合作研究计划。
在分组研讨会上,与会代表发表了很多有益于未来工作的意见和建议,特别强调要积极推动科研数据的共享,应高度重视携手并肩应对全球性科技挑战(比如传染病的防治、气候变化和第三极研究),应积极吸引欧洲科学家的参与并发挥他们的作用,更大地发挥国际和区域组织的作用,重视推动政府、科研和企业联盟的作用,在给“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培养人才的同时重视派遣中国青年学者和学生到这些国家去了解情况和互动,应着力建立相应的教育网络以及中国科学院在推动科研和教育合作中应该发挥FC碰碰胡老虎机法典-提高赢钱机率的下注技巧的作用等。“基础研究、能力建设和人才培养”组还发布该组声明——中国科学院大学宣布针对沿线需求每年增加招收70名博士和硕士生。
会议现场
与会“一带一路”国家科研机构的积极反馈与评价
会议的召开得到“一带一路”沿线的国家科学院和国立科研机构的热烈反应与积极支持,也得到受邀参会的2位诺贝尔奖得主和30余位各国科学院院士们的热烈欢迎和积极响应。与会代表对中国科学院牵头组织第一届“一带一路”科技创新国际研讨会,为来自不同领域、不同国家、有着同样发展繁荣需求的决策者和科学家们搭建这样的沟通交流平台、共谋共商发展对策,纷纷予以高度赞赏。在会议召开期间的专题讨论和机构领导闭门会议上,各“一带一路”国家科学院和国立科研机构的领导积极主动参与讨论,对中方提出的旨在推动务实合作的联合声明、合作机制高度认同,给予了十分积极评价,也提出很好的建议,均表示愿与中方一道共建合作机制、共谋发展、共同进步。
波兰科学院院长表示,18年后再次来到中国,亲身感受到了中国的科技进步和发展,以及国家对科技人才培养和科技事业发展的巨大支持,成绩令人震惊。中方提出的“一带一路”倡议和“一带一路”科技合作机制,对波兰具有重要意义。波兰科学院非常愿意加入并发挥应有的作用。
俄罗斯科学院副院长表示,“一带一路”国家科学院和科研机构应联合起来,共同解决发展中所面临的诸多共同挑战,发挥科技在助力发展中的应有作用。
塔吉克斯坦科学院秘书长表示,这是国际上第一个“一带一路”国家科学院和科研机构的合作机制,意义重大,塔吉克斯坦科学院愿全力支持。
吉尔吉斯斯坦科学院秘书长表示,中国科学院在吉尔吉斯斯坦建立的中国科学院中亚生态环境科教中心,为加强“一带一路”国家的务实科技合作提供了一个范本。该中心发挥了科技交流、人才培养、合作研究、民心互通等多重作用,应加大对此合作模式的支持。
伊朗科研创新中心主任表示,已准备好加入合作机制,随时愿与中方共同支持国际合作研究计划。
柬埔寨科学技术委员会主席表示,“这个会议开得太好了,我找到了在绿色技术方面合作的新伙伴”。
近期工作计划
面向“十三五”,中国科学院把“一带一路”科技合作作为全院国际科技合作重点工作予以推进。通过组织此次国际研讨会,进一步凝聚了“一带一路”国家科学院和科研机构参与“一带一路”建设的积极性,加强了科技支撑“一带一路”建设作用的共识,提升了合作的信心。未来,中国科学院将进一步整合全院力量,围绕国家“一带一路”战略开展系统性、实质性国际科技合作,以此为纽带聚合“一带一路”各国国家科学院和科研机构的力量,推动解决各国发展中共同面临的科技问题与挑战,切实服务于国家“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
会议现场
具体措施包括:
(1)进一步完善“一带一路”科技合作长效机制和合作网络的建设,完善“一带一路”国际科学家联盟体系,并组织和支持一批有国际影响、能够对沿线国家发展发挥实质性作用的国际科学研究和创新项目。
(2)扩大培养和吸引“一带一路”国家的优秀青年科技人才,设立针对“一带一路”国家的研究生、博士生和博士后奖学金计划。探索建立发展中国家博士生“返回本国支持计划”。
(3)坚持务实合作,在共同关注的重点领域,联合“一带一路”国家科学院和科研机构支持开展国际研究计划。
(4)发挥国家科技思想库的作用,联合“一带一路”国家科学院和科研机构共同开展战略咨询,为“一带一路”建设的实施提供科技咨询与支撑。
此次会议充分激发和汇集了“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科技界携手创新的共同意愿,对未来“一带一路”科技合作事业的发展有着里程碑的作用。带着对中国发展的信心、对世界发展的担当,中国科学院作为国家科技主力军,将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科研机构和科技人员携手共进,为科技助力“一带一路”发展作出应有的贡献。
特别声明:本文转载仅仅是出于传播信息的需要,并不意味着代表本网站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站转载使用,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作者如果不希望被转载或者联系转载稿费等事宜,请与我们接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