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不久,北京再次发生了令人震惊的校园霸凌事件。一组曝光的视频截图显示,延庆二中的一名学生被逼吃屎。根据警方调查,该名受辱学生此前还曾遭到涉案学生索要钱财、伤害身体等欺凌。
尽管延庆教委迅速对涉案学生做出了处罚决定,2人给予留校察看处分、4人给予记过处分、1人给予严重警告处分,对实施欺凌行为的学生家长进行警示谈话,要求他们切实履行对孩子的监护和管理责任。
都说孩子是上天赐予的天使,极少数人才会因为先天的生理因素,导致他们缺乏同理心,对道德不敏感,可能出现反社会行为。然而,校园霸凌事件并不是偶发事件。到底是什么因素让孩子露出“恶魔”的一面?
心理学家通过对校园霸凌者的特征分析,发现他们往往具有一些共同的人格特质。比如,霸凌者一般都具有冲动性的行为风格,处理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较低,认为侵犯行为是解决冲突的最好方法;他们在人际交往过程中会表现出自私性,并且有强烈的保护个人自私行为的倾向;霸凌者会经常出现支配他人的言行举止,并且倾向于将自己的侵犯意向强加于他人;他们还善于使用具有逃避性、自我欺骗性和攻击性的心理防御机制,例如否定自我、拒绝面对现实等。这些人格特质的形成与他们的成长环境密切相关。
研究表明,家庭因素对青少年暴力倾向有很大的影响,如果家庭成员之间的互动充满暴力,那么孩子就很容易出现攻击性。此外,经常被虐待或被忽视的孩子,他们的童年可能会充满愤怒、无力和绝望,而通过霸凌弱小可以帮助他们获取权力感。
其次,青少年在形成独立的、稳定的价值观之前,往往会选择顺从主流,他们认为只有这样才能被主流所接受。所以,霸凌事件的施暴者一般是成群结队,施暴行为也会变本加厉。
更不能忽略的是,大众文化对青少年行为潜移默化的影响是非常深远的。犯罪心理学认为,暴力行为是社会学习的结果,暴力行为的形成与外界环境的影响有着重要的关系。青少年心智都不够成熟,本就十分容易冲动,还喜欢模仿一些流行文化。但在现今的大众媒介上,充斥着许多暴力图像,这是一种刺激和诱导。
因此,要让孩子少一些恶意,必须首先净化家庭、学校和社会的氛围。(朱香整理)
《中国科学报》 (2017-06-30 第3版 科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