柑桔是世界第一大水果,中国是世界第一大柑桔生产国,柑桔大产业已经成为我国农民收入的重要来源之一,更是南方农村脱贫致富的支柱产业。
然而,柑桔产业发展却被柑桔黄龙病这个噩梦时刻包围,有过百年发展史的柑桔黄龙病是柑桔产业的头号杀手,更是世界性的难题,对柑桔产业造成了严重冲击。
为精确打击号称“柑桔癌症”的柑桔黄龙病,近日,由国家农业科技创新联盟、西南大学牵头主办的“国家柑桔优势区域黄龙病综合防控协同创新联盟” (以下简称联盟)在江西赣州成立,搭建全国性大平台,协同形成合力,共同拯救柑桔产业。
让全世界都头疼的头号杀手
柑桔是我国种植规模最大的水果,现有种植面积近3800万亩,位居世界第一,全球年产1.36亿吨柑桔,其中就有1/4产自我国。
据了解,柑桔在包括重庆在内的我国南方地区分布极为广泛,具有显著的经济效益,是南方丘陵地区、边远地区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重要作物。
柑桔黄龙病是全球柑桔种植中的毁灭性病害,可防可控但暂时不可治,严重流行时常使大片柑桔林趋于毁灭。早期在亚洲、非洲流行,2004、2005年分别在巴西和美国暴发,美洲产区深受其害,已引起世界范围的高度关注。
“在美洲多个柑桔生产国,该病正处于流行状态。其中美国佛罗里达州已高度流行,近百亿美元产业几乎完全被毁。”长期从事柑桔黄龙病研究的西南大学副校长周常勇介绍。
而此病正不断地包围地中海地区的柑桔生产国。比如2002年在摩洛哥发现非洲种黄龙病,2008年在伊朗发现亚洲种黄龙病,2010年在非洲埃塞俄比亚发现亚洲种黄龙病。位于大洋洲的澳大利亚和新西兰,一直处在有亚洲种黄龙病的国度包围之中。
国际上的形势十分严峻,国内也是如此。近年来,该病在我国南方10个省区的约289个县(市)不同程度发生,一直以来是中国柑桔产业发展的重大障碍,对我国柑桔产业造成了重大损失。
作为柑桔主产区的江西,2013~2016年全省砍掉病树超过4000余万株,广西近十年砍掉的病树累计也超过5000万株,广东柑桔产业损失更大。据统计,柑桔黄龙病每年都会给我国柑桔产业造成数十亿元的重大损失。
最近,位于金沙江中段的四川屏山县发现黄龙病,已对四川宜宾、泸州柑桔主产区及整个长江柑桔带构成了巨大威胁。
一次次惨痛而深刻的教训沉重地撞击着科研工作者的内心,防控已迫在眉睫。
困难重重亟须攻坚克难
6月26日,记者在江西省赣州市赣县王母渡镇潭埠基地了解到了柑桔黄龙病防控的新进展,赣州柑桔黄龙病发病势头已得到有效的控制,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不过,反弹的压力和威胁依然存在,柑桔黄龙病全国的防控形势、各种挑战仍旧十分严峻。
据周常勇介绍,当前,我国柑桔黄龙病防控中存在“对柑桔黄龙病危害性认识滞后、研究预算不足,种子法存在盲区、管理力度不足,普查检疫预算不足、管理权责不对等,锯枝惜砍、肥料矫治、丢荒处置滞后”等诸多难点。
对此,周常勇提出应当加强种苗检疫,同时不断加大科研投入,加强区域间联防联控、区域内综合治理。此外,还要建立部门间启动重大病虫害防控协作联动机制,可以有机衔接各类资源,积极探索防控协同机制创新,从而保障产业可持续发展。
柑桔黄龙病主要是靠一种昆虫“木虱”来传播,经过科研人员多年来的研究发现,最有效的防控手段为“三板斧”,即种无病苗、防木虱、砍病树。
实际上,科学家与果农之间一直没有达成共识,这严重阻碍了对黄龙病的防控。科学家调研发现,许多果农容易犯一个通病,即为了眼前利益不愿意砍树,当发现感染黄龙病时,只是把部分枝条锯掉。然而,柑桔黄龙病是一种系统性疾病,锯掉部分枝条只是“掩耳盗铃”的一种做法,一株树有可能感染周边10株树,这10株树可能再感染100株树,几何级扩散可以让柑桔黄龙病以一传百,危害不言而喻。
“果农短视是当前防控技术难以推广的一个重要原因。科学里的很多东西是经过长期实践得出的,‘三板斧’经验必须要落实。”周常勇说。
目前,喷洒农药是杀灭木虱、防治黄龙病的主要方法,有些地区一年甚至喷药多达28次,这对环境和生态造成了一定影响。
对此,中国农业科学院党组书记陈萌山表示,尽管目前黄龙病菌全基因组测序等工作已完成,但病原纯培养仍未突破,制约了对病原菌理化性状的深入研究及病原治理技术的研发;不同生态区域柑桔木虱发生消长成灾机制及其抗药性现状,要通过研发智能监测、大数据、建立模型等技术手段,尽快掌握规律,为木虱防控药剂研发及综合治理技术提供技术支撑;研究病原—媒介昆虫—寄主互作机制,为柑桔生产布局等提供科学依据,为抗病育种和新药开发奠定科学基础。
攥紧一个拳头集中力量办大事
为了更好地攻克柑桔黄龙病这一世界性难题,缩小病害带来的经济损失,6月27日,联盟正式成立,这标志着全国以柑桔黄龙病的综合防控为己任的相关力量凝聚在一起,共同为攻克这一世界性的难题而开展协同创新。
柑桔黄龙病综合防控是2016年底国家农业科技创新联盟工作会议上现场签约的12个项目之一,也是2017年国家农业科技创新联盟20个重点任务之一。
此次成立联盟是定位于国家农业科技创新联盟框架下的专业联盟,整合了西南大学、中国农科院植保所、华中农业大学、华南农业大学、江西农科院等柑桔黄龙病产学研优势资源,覆盖农业科研机构、涉农高校、技术推广单位和企业等60余家单位。
专家表示,联盟是柑桔黄龙病协同创新、集成示范、产学研用一体的全国性大平台,可以解决各自为战、各地为战、低水平重复的科研弊端,从而集中力量办大事,大家攥紧一个拳头,同搭一个台,同下一盘棋。
会上,担任联盟理事长的周常勇代表联盟与江西、广西、广东、福建、云南等柑桔优势区域的地市级农业管理部门签订了《国家柑桔优势区域黄龙病综合防控协同创新联盟合作协议书》。
农业部种植业管理司副司长陈友权对联盟寄予了厚望,他希望联盟加强柑桔黄龙病科学研究的针对性和实效性,统筹规划,分类施策,科学划分柑桔黄龙病重病区、低度流行区和非疫区,阻截和防控相结合,不断完善防治策略和防控体系。
农业部科教司调研员窦鹏辉则要求落实联盟工作“有任务、有队伍、有经费、有机制、有考核”和“有说头、有干头、有看头”的“五有三头”目标要求。
陈萌山强调,联盟要发挥独特作用,明确破解柑桔黄龙病防治科学问题、加强协同创新、建立综合基地三大任务,落实四项工作举措。
这四项工作举措分别是:建立开放的联合攻关团队,实现专家团队成员跨专业、跨学科、跨领域的交叉组合,提高联盟的创新效率;落实协同创新工作经费,优化配置科技资源,加强资金整合;建立高效的运行管理和考核评价机制,激发联盟的发展活力和内生动力,确保联盟创新工作有序开展;加强技术落地示范和推广宣传,布局建立一批固定的开放的展示示范基地,开展现场观摩活动,切实发挥示范基地的带头引领作用。
“接下来,联盟将在柑桔优势产业带核心区构建黄龙病持续治理技术体系,致力于将赣南—湘南—桂北等核心示范区和技术辐射区的黄龙病控制在发病率小于1%的低度流行状态,同时加强长江及湘西—鄂西柑桔优势区阻截带建设,切实保障我国柑桔产业安全。”周常勇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