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书铁契盈四壁,少年正是读书时》,打开眼前这本厚16页,共计1.7万多字的文本,很难让人相信,这是一本来自复旦大学的暑期社会实践计划书。从团队构成到活动目的、可行性分析、项目创新点、项目实施办法,到实施流程、预期成效,再到应急预案,条目清晰、细致周全。
“一次好的社会实践,需要精心的顶层设计,需要从项目设计,到项目实施,再到项目评估和反馈,有一整套完整的计划安排。前期的工作做得越细致,后期项目的实施就会越扎实。”复旦大学研工部负责老师介绍。
在2017年这个暑假,同复旦大学的学生一样,全国多所高校的大学生开展了丰富多彩的社会实践活动,在实践中,他们既仰望星空,也脚踏实地。更重要的是,为了避免以往大学生社会实践过程中常出现的“走过场”“凑学分”,他们提早筹划,精心设计,让大学生对于社会实践的看法,从“我该去”逐渐转变为“我要去”,让社会实践真正“实”起来。
“一次从选修课到必修课的蜕变”
在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学生的社会实践不仅仅是学生个人的事儿,也是整个学院老师的事儿,不仅是学院团委的事儿,也是学院书记和院长心目中的大事儿。
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在这里,大学生的社会实践经历了一次完美的“蜕变”,从往日很多学校普遍面临的学生积极性不太高、老师参与兴趣不太大、实践与专业结合不太紧,到如今的老师和学生“抢着”报名、实践基地数量显著提升。在实践过程中,不仅学生有所得,老师也找到了来自基层大地的鲜活的课题作为未来的研究方向,不再是学生为寻找实践基地而发愁犯难,而是地方主动找上门来对接。形成了“学生了解基层——教师发现研究方向——学院与地方对接智力服务——课题成果反哺地方”的良性循环。
之所以取得这样的成效,得益于学院的“沃土计划”。从2012年启动“沃土计划”以来,学院将社会实践作为本科生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纳入到本科生教育和学院工作的全过程,从以往由学工部门规划转移到由校内外教授参与指导,形式由座谈转向带着课题深入调研的项目制,“沃土计划”本身也预计将从选修课程转变成为学院本科生的必修课程。
“沃土计划有两大重要意义:一方面,为学生真正提供一个根植基层的机会,并让他们真正参与其中;另一方面,这也是光华在总结多年教育实践经验基础上的创新之举,将实践与思政课改革相结合,让学生爱上思想政治课。”光华管理学院副院长龚六堂介绍,“沃土计划”的整体设计同以往的社会实践项目有很大不同,实践项目启动之初,学院便会与项目所在地反复商量,提出既有助于当地发展又对学生专业与全面成长有益的课题方向,此后,学院老师根据研究方向报名成为项目指导老师,学生在经过报名、面试和选拔之后与指导教师交流完成初步立项,才带着问题开展调研,并形成严谨报告,为当地提供调研结果、政策咨询以及可行建议。
学院2015级本科生周新元2016年参与了针对湖北咸宁“双创”工作的调研实践。针对创业基地的现状、三线城市在开展“双创”过程中普遍面临的问题进行专题调研,从最初只从网上获取的片段信息到最终形成3万字的“热乎乎”的调研报告,周新元和小组成员说,“从没这么过瘾过,从未离祖国大地这样近。”
回到学校,社会实践并没有结束。此后一年的时间里,经过细致扎实的思考,3万字的调研报告又进一步被扩充,形成了6万字的挑战杯论文。“我们对当地三、四线城市的人才引进和创新创业工作的现状有了深入的认识。”周新元说,6年间,“沃土计划”的规模不断扩大,学生逐步扩大到150多人次,实践地也从最初的1处扩大到如今的11处。
“社会实践不应该是单方面付出的过程,而应该在过程中实现多赢。”龚六堂介绍,“学生对基层有了更深入的了解,教师有了学术能力的提升,学院有了思政课创新的突破,当地获得了来自最高学府的智力支持,这样的社会实践才可持续,有实效。”
“在社会实践中打通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
“见到王承书先生雕像之时,泪水已充盈了我的眼眶。”前往天津核工业理化工程研究院进行社会实践的清华大学工物系2014级本科生郑安然说,“与钱学森先生、邓稼先先生为大众熟知不同,社会对王承书先生的了解可谓少之又少。王承书先生是我国同位素分离研究的奠基人,1956年放弃了在美国优厚的生活和研究条件,放弃自己成就显著的热力学及统计物理研究,服从祖国需要开展同位素分离研究工作,‘隐姓埋名一辈子搞气体扩散’,甚至不惜从物理学界消失,从自己的儿子身边消失。”
2016年暑期,88名清华学子,分赴北京、天津、包头、太原、汉中、兰州、嘉峪关、成都、宜宾、乐山、深圳、嘉兴等12地,深入核工业各行各业的19家相关单位,以“人才引领创新,创新驱动发展”为主要内容进行了深入的调研实践。这次实践活动既让他们对核工业体系与核工业精神有了更深入的认识,也让他们坚定了“学以致用,核能兴邦”的理想信念。
“时代变了,我们不用再因为投身祖国建设而不能忠孝两全,我们不用再因为从事科研工作而放弃与家人团聚的美满,我们不用再因为专心核技术研究而牺牲自己的健康甚至生命……但在这些变化之中,我们挥洒青春的激情、强国兴邦的梦想却一直没有改变,也将永远不会改变!”清华大学工物系2014级博士生王子野的话,代表了很多同学的心声。
将专业学习与实习实践相结合,改变以往“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分离的状况,完善人才培养体系,践行“知行合一”的教育理念。近年来,许多高校在着力创新。
以复旦大学为例,复旦大学鼓励研究生申报与自身专业高度契合的实践项目和挂职岗位,提倡不同专业背景的研究生跨学科组队申报实践项目。这一做法不仅使研究生在社会实践中运用和检验理论知识,而且不断深化其对专业知识的认识。其中,2016年医科专业研究生参与实践的热情尤为高涨,参与人数同比增长180%,组建了多个医疗服务团前往各地基层医疗单位举办医疗学术讲座数十场,参与外科手术10余台,义务接诊病人近百余人次,切实为多地医疗卫生行业解决了实际困难,而且学生在社会实践中对专业所学有了更深入的思考。
再以北京外国语大学的“歆语工程”为例,针对目前基础教育资源仍不平衡的现状,依托优质的外语教学科研力量,在基础教育相对薄弱的地区,北外组织支教帮扶和志愿服务等社会实践服务。自2006年以来,先后组织3000余名师生赴西部经济教育欠发达地区、革命老区和少数民族地区及海外开展文化交流、社会调研、语言服务、扶贫支教,用语言作绳索,编织出极富张力的“教育经络网”。
“以往单一的以‘了解和接触社会’为目的的社会实践,已经远远不能满足学生社会实践的需要,必须要将社会实践与专业所学相结合,打造社会实践365天全覆盖的实践格局,同时积极构建项目调研、挂职锻炼、义务支教、理论宣讲、医疗服务、学习调研六位一体的实践体系,方能让社会实践受欢迎、见实效。”复旦大学研工部负责人介绍。
短期社会实践与长期个人成长相结合
在中国政法大学,有这样一个活动深入人心,“根植祖国大地 播洒法治阳光”基层校友寻访活动。
活动始于2011年,参与该活动的学生利用寒暑假寻访各地基层法大校友,采写人物稿件,展示校友的人物事迹与精神面貌。5年间,寻访团共有200余人深入全国24个省市,采访了近400余名基层校友。他们中间,有人以梦为马,扎根西部,用青春奉献祖国;有人回到家乡,服务社会,用实际行动践行“经国纬政,法泽天下”的法大精神。“基层校友寻访活动将视角聚焦于这些奉献在基层法治工作岗位上的法大人,通过深入挖掘基层校友的典型事迹和感人故事,一方面是为了弘扬基层法治建设者的爱国奉献精神,另一方面是在这一过程中激发在校大学生投身到祖国建设洪流的热情。”中国政法大学团委负责老师介绍。
采访中记者了解到,如今,在四川大学、浙江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林业大学、北京科技大学等高校,已经有越来越多的学生在毕业后选择到曾经进行社会实践的地方工作,因为实践所以了解,因为了解所以热爱,因为热爱所以致力于为其贡献力量。
社会实践是大学生了解基层、脚踏实地的重要途径,也是高校进行思政课教学的重要抓手,如何做到不流于形式,不走过场?
采访中,许多高校负责人达成了这样的共识:与思想教育相结合,让学生的理想与认知接受真实社会的砥砺磨练;与党建和集体建设相结合,让学生社会实践成为学生入校后一门深入社会的生动党课;与教学计划相结合,让学生不仅能够配合专业学习更好地了解行业背景、学科前沿与工作实际,而且能在此基础上将学习成果转化为具有本土特色、适应中国实际的理论实践创新;与服务社会相结合,让学生在现实社会中寻找可以发挥作用的契机;与事业选择和职业规划相结合,让学生以现实为镜,将个人发展与社会发展、当前发展与长远发展、重点发展与全面发展有机融合。
(季佳歆、王立波参与采写)
特别声明:本文转载仅仅是出于传播信息的需要,并不意味着代表本网站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站转载使用,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作者如果不希望被转载或者联系转载稿费等事宜,请与我们接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