耐盐植物碱蓬
记者1日从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获悉,该所研究员邢军武带领团队着眼于营养价值高的碱蓬,进行人工栽培和育种研究。截止目前该研究团队已筛选到60种以上的耐盐性植物并重点进行种源繁育。
碱蓬是一种生长在高盐地区的藜科植物,既可食用也可作为景观作物,并能改良盐碱土壤。其用途涉及食用、饲料、药用、能源、环境治理等多个方面。
据介绍,3年前,邢军武团队开始在山东东营进行碱蓬的规模化种源繁育栽培。当地耕地的含盐量高达1%,一般作物和树木都会枯萎。经过两年多的繁育栽培,已有87公顷的重度盐碱地变成了能够茂密生长植物的良田。目前,这种高耐盐植物种苗已在河北、新疆、内蒙等土壤高盐度地区得到示范推广,面积超过4000公顷。
据了解,世界上共有100种以上的碱蓬属植物,目前人工栽培成功的共有2种,一种是口感优良的“盐地碱蓬”,另一种是作为油料的“中科一号”。其中,“中科一号”种子可以榨油,植株最高可达2.6米,可作为纤维原料。在高盐环境或者到了秋天,碱蓬的叶子会变成红色,这也会成为一种宝贵的观光资源。
目前,国家正在积极推广“一带一路”战略,其中沿线国家大多数土壤盐分很高、盐碱地面积巨大,以碱蓬等盐生作物栽培为核心的盐碱农业,具有广阔的示范推广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