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秦志伟 胡强 来源:科学网 www.sciencenet.cn 发布时间:2017/8/29 19:22:55
选择字号:
秦岭深处茶香浓

 

陕西省安康市是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以下简称茶叶所)研究员曾建明常来的地方,今年已经来了多次,他及其团队的工作是在当地示范推广一批茶叶生产实用技术,进行科技扶贫。

安康市位于秦岭深处,属于秦巴山区集中连片特困地区,是国家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核心水源。2002年,茶叶所与安康市对接,安排科技人员进行科技帮扶。

“茶叶自古以来是该区域的重要经济作物之一,这里的自然条件十分适宜茶树生长,我们选择茶产业作为精准扶贫的抓手,以茶产业发展促进脱贫致富。”曾建明告诉《中国科学报》记者。

带着企业干,做给茶农看

从茶叶品种的选育到制茶工艺的创新,再到茶叶市场营销推介,作为安康市与中国农科院院地合作负责具体落实的专家,曾建明长期深入示范基地和示范企业,带着企业干,做给茶农看,手把手在当地示范推广一批生产实用技术。

原产安康市紫阳县的紫阳群体种是我国最早认定的国家级茶树良种之一,但多年来其无性系品种选育工作一直没有明显进展,这让当地茶叶生产的企业很着急。

陕西安康汉水韵茶叶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汉水韵茶叶公司)总经理、高级农艺师王衍成就遇到了这样的情况。2005年,王衍成到茶叶所寻求技术帮助,与时任助理研究员曾建明结识并结缘,开启了合作之旅。

从制定品种选育方案,并指导布置品比试验,2012年新品种“陕茶1号”正式完成品比试验。2014年“陕茶1号”被陕西省确定为全省茶树主推品种,到2016年该品种在陕西省累计推广面积达到4.1万余亩。

据了解,为了促进“陕茶1号”转化应用,2012年以来,曾建明指导汉水韵茶叶公司在汉滨区双龙镇建立原种母本园、示范园和种苗繁育圃开展种苗繁育。

汉水韵茶业公司在自身繁育种苗的同时,还组织周边茶农特别是贫困户参与建立母本种,繁育种苗。“目前已投产母本园每亩仅卖穗条可为农户增收1万元左右,每亩苗圃的产值可达5万余元。”曾建明说。

此外,2009年以来,安康市引进国家茶树新品种“中茶108”在平利县、紫阳县建立引种示范基地。2014年,茶叶所在平利县召开了新品种“中茶108”技术推广示范现场会。

怎么才能让茶饮产业转型升级、富民强县,一直是平利县历届党委、政府亟须解决的问题。最后他们发现,要想把茶业做大,除了自身条件过硬,首当其冲的还是要茶树“革新”。

平利县自1993年开始,先后引进10余种茶树新品种。2011年,茶叶所选取全国多个产茶市县试种茶树新品种“中茶108”,平利县尝到了引种茶树新品种能快速促进茶业发展的甜头,再次引进“中茶108”试种,并取得成功。

家住平利县城关镇纸坊沟村的王定香,以前从事粮食加工。2011年,在专家建议下,她选择试种“中茶108”,经过两年的培育,不仅获得了成功,还被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作为研究对象,并于第二年的秋季开始采集她的中茶108母穗条,仅此一项就有不菲的收益。

如今,中茶108、中茶302两个茶树新品种已成为陕西省茶叶主推品种。目前安康市2个园区被列为省级科技示范园,培育2家省级农业龙头企业,2家市农业龙头企业。

“科技真正成为推动秦巴山区茶产业持续健康发展的助推器。”曾建明告诉记者。

因地制宜:提高资源利用率

作为一个古老茶区,秦巴山区地域特色明显,山高雾多、气候适宜,而且土壤富含硒、锌等保健元素,具备发展名优茶的环境条件。针对这一区域优势,茶叶所科技人员立足当地资源优势,研发特色茶叶产品,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众所周知,硒对人体有很好的保健功能,近年来,富硒保健产品在市场上备受关注和喜爱。而安康市被誉为“中国硒谷”,大部分区域存在富硒土壤。

然而,安康市受科研条件和人员限制,技术力量薄弱,茶叶所依托人才和技术优势,结合实际,投入力量,积极开展富硒茶的研究开发,明确了硒在茶树中的分布规律、影响茶树硒富积的主要因素等,并据此指导研发新产品。

安康市紫阳县富硒茶久负盛名,始于商周、兴于盛唐,素有“贡茶之乡”美誉。但这里传统上只采春茶,茶农每年采茶时间短,效益较低。

2013年,茶叶所组织专家多次深入紫阳县茶区调研,利用他们研发的成熟技术和先进工艺及设备,指导企业建起了年加工300吨工夫红茶的“紫阳县古道工夫红茶加工厂”,以夏、秋茶为原料采用独特工艺生产富硒工夫红茶。

2014年紫阳县古道工夫红茶加工厂正式投产,2015年产品获得亚太地区名茶评比金奖、2016年获得国饮杯一等奖,产品深受消费者喜爱,生产利润率达到30%以上。

近年来,随着市场需求的调整,优质绿茶的市场需求迅猛发展,传统大宗绿茶提质增效是当前产业结构调整的重要方向。

2016年,茶叶所与紫阳焕古庄园茶业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焕古庄园公司)开展合作,以春末夏初和秋季的一芽一、二叶鲜叶为原料,重新进行产品设计和生产工艺的研发,开发出“硒香茶”优质绿茶新产品。

焕古庄园公司董事长刘小军向《中国科学报》记者介绍,2017年公司开始采用新工艺大规模生产“硒香茶”,产品质量较2016年提升明显,同等原料的产品市场价格由280元/斤提高到480元以上。

与此同时,焕古庄园公司鲜叶原料的收购价格也增长明显。其中,一芽一叶的鲜叶收购价也由2014年的每斤80元左右增加到150元左右,真正实现了“企业增收,茶农增效”的双赢效应。

“依托本地资源特色优势,极大提高了资源的利用率,增加了茶农的效益,推动产业发展。”曾建明说。

三产融合:探索发展新路径

安康市是西安的后花园,也是南水北调重要的水源涵养区,保护当地生态条件,实现绿色发展之路意义重大。茶叶所结合实际,积极出谋划策,推动茶产业一、二、三产融合发展,探索茶产业发展新路径。

2013年,茶叶所全力指导紫阳县盘龙天然富硒绿茶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盘龙绿茶公司),建设了西北第一条茶叶加工清洁化智能生产线,年加工规模达到800吨,比原来的生产加工规模扩大了16倍,加工人员减少了50%,茶叶加工成本降低了30%。

随之而来的是茶产品质量的提高。“产品销售也由原来的本省市场扩大到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大中城市。”盘龙绿茶公司总经理孙宏军介绍,茶叶销售收入由原来的3500万元增加到现在的1.2亿元,销售量扩大至近3.5倍。

由于生产规模和销售市场的扩大,盘龙绿茶公司带动的茶园面积由原来的18500亩扩大到现在的38500亩,种茶农户由原来的3750多户扩大到现在的9750多户,每年茶农增收1200万元左右。

与此同时,盘龙绿茶公司依靠茶产业的升级发展和龙头企业的辐射引领作用,直接带动当地9个村1414户贫困户精准脱贫,并将间接带动3158户贫困户实现如期脱贫。

此外,2010年以来,茶叶所先后在紫阳县盘龙茶叶公司产业园开展山区休闲农业发展模式研究。“目前,在茶园休闲、生态循环农业方面已初见成效。”曾建明说。

“通过茶叶所专家深入茶叶生产第一线,到贫困户比较集中的村组,面对面的对贫困户产业生产技术培训,提高了贫困户的茶叶生产技术和经济效益,增强了贫困户精准脱贫的信心。”孙宏军告诉《中国科学报》记者。

同时,茶叶所还在汉水韵茶叶公司开展了生态型水保茶园建设模式探索,初步建立了“茶为主体、多业共生、保水固土、持续发展”的山区水保茶园模式,促进当地茶产业转型升级发展。

事实上,通过持续的科技精准扶贫,依托强大技术支撑和富硒自然生态优势,安康市茶产业呈现出品牌化、规模化、生态化的发展态势。

据统计,截至2016年底,安康市茶园面积由2012年的50万亩增加到76.5万亩,茶叶产量由2012年的1.32万吨增加到2.5万吨,产值由2012年的17.9万元增加到40.2万元。

安康富硒茶以“肥嫩壮实、色泽翠绿、栗香浓郁、醇厚回甜”的独特品质赢得消费者认可,在业界颇负盛名。富硒茶也成为当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重要来源之一,而这离不开茶叶所的技术支撑。

 
 打印  发E-mail给: 
    
 
以下评论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科学网观点。 
���� SSI �ļ�ʱ����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利用量子精密测量技术开展暗物质搜寻 天文学家找到最小恒星了吗
超大容量变速抽蓄工程进入机电安装阶段 问答之间 | 如何开展科研之路
>>FC碰碰胡老虎机法典-提高赢钱机率的下注技巧
 
一周新闻排行 一周新闻评论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
 
论坛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