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网红经济”下的“网红培训”无可厚非 |
且慢将“网红学院”污名化 |
近日,重庆工程学院与当地一家文化传播公司合作开设“网红学院”,由企业提供培训老师和实践机会,学校提供场地和设备,学生凭自愿参与,目前已有19名学生参与。据悉“网红学院”会对学生进行“索要礼物”等直播技巧的培训,之后与学生签约,让他们成为企业的全职主播。(9月21日《北京青年报》)
对此,有专家认为“不够严肃、不够理性”,“‘网红’只是一种新兴的社会流行现象,没有相关的学科内涵,没有经过长期的沉淀,所以还不能够成为一个学院或专业的基础。”笔者认为,这一评价属于误读新闻之下的无的放矢。其实,校方已经说明,“网红学院”既不是该校的独立学院,也不是学校的一个具体专业,而是学校与企业的合作对学生进行的“网红培训”,培训结束后学校不会单独下发证书,“原本是学院哪个专业的学生,拿的还是哪个专业的毕业证”。
那么,如何评价高校与企业联手对学生进行“网红培训”呢?笔者认为,这至少是一件无可厚非的事情。
众所周知,尽管“网红”这个词在现实社会中多少还带有一丝贬义,或者说有点不那么令人尊敬的意味,但“网红”客观上已经存在于包括游戏、动漫、美食、宠物、时尚、教育、摄影、股票和体育等各行各业各领域,同时,基于“网红”的经济现象已经不以人们意志为转移地成为现实的存在。
一般而言,人们将2016年看做“网红经济”的爆发元年,这一年Papi酱成为资本新宠,获得共计1200万融资,市场估值高达1.2亿左右。可以看出,资本对新事物的追捧,实际上是通过股权介入意在合力打造新兴商业模式,锻造产业发展链条,获得新市场的话语权。由此,作为一种以网络为平台、以社交媒体为传播载体的粉丝经济,“网红经济”已经呈现出爆发性增长的经济现象,成为我国新经济的组成部分。
毋庸讳言,在“网红经济”快速发展的过程中,还存在诸如“网红”能否持续提供优质内容以维持其生命力,“网红经济”的发展缺少市场化的管理与运营模式等问题,特别是有关部门对部分“网红”突破底线展示炫富、色情等内容还缺乏有效监管,使得人们对“网红”和“网红经济”还在一定程度上报以怀疑、批判、抵触等心态。但是,这都是“发展中的问题”,是在发展的过程中应该也可以加以解决的问题,我们不能因此而怀疑“网红”正在创造新媒体经济的奇迹。
反观“网红学院”的“网红培训”,在生源挑选方面主要针对管理学院的电子商务和市场营销等毕业班本科学生,培养的“网红”主要为直播、电商和短视频三个方向,所开设的也是“个性塑造”、“直播技巧”、“形象设计”、“表演”、“心理学”和“录小视频上热门”等相关课程,应该说是严肃认真而非低俗媚俗的职业培训。笔者认为,在“网红经济”迅猛发展的当今社会,“网红培训”不仅不应该被贴上低俗的标签,从而被污名化,反而应该被理性看待,并予以应有的尊重和鼓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