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甘晓 来源:中国科学报 发布时间:2017/9/25 9:08:33
选择字号:
中科院多项成果亮相军民融合展

 

本报讯(记者甘晓)“检查Z形手柄是否正常?”“异常。”当记者透过增强现实(AR)眼镜观察一扇飞机舱门时,眼镜上弹出了这样的提示,并伴随警报声。这是日前在京举行的“第三届军民融合发展高技术装备成果展览暨论坛活动”上展出的一项展品——“基于增强现实技术的复杂设备设施维护维修(MRO)系统”,展品由中国科学院上海高等研究院研发。

中科院上海高等研究院航空通讯技术研究实验室工程师韩振奇向《中国科学报》记者介绍说,这一系统将AR技术应用于高端复杂设备维护维修以及基础设施MRO中,依靠物体识别、即时定位与地图构建(SLAM)、人机问答等技术,为复杂设备设施维护维修提供实时指导及问题的解决方案。“目前,这一系统已经在飞机维护维修领域开展了应用。”

此次展会上,中科院各研究所展出了多项展品。以中科院电子学研究所展出的“高灵敏度铯光泵磁力仪”为例,经过多年技术攻关,科研人员突破了制约我国地球物理仪器装备研发的核心技术——感应式磁场传感器(磁棒)和高灵敏度光泵磁场传感器技术,研制出系列磁场传感器,灵敏度达到皮特斯拉(pT)或飞特斯拉(fT),并申请十余项核心专利,与国外先进水平相当。该所科研人员张乐向《中国科学报》记者介绍说,这一系列磁场传感器的研制成功,为油气与矿产资源勘探、反潜武器装备研制奠定了基础。

“AMS-3000机载大视场立体航摄系统”由中科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研制。记者在展览现场了解到,这是一台大视场三线阵立体航测相机,其关键技术比国际上最先进的同类系统高出数倍。“它可以在2000米飞行高度像元分辨率达到0.07米,覆盖宽度达到3000米,成图比例尺1:1000,是一款高精度宽覆盖的立体航摄系统。”长光所副研究员郑丽娜告诉《中国科学报》记者,“可谓站得高看得远。”

此外,“探索1000”自主水下机器人、“数字磁隔离器”“多属性动态人脸识别系统”“芯片原子钟”“星载铷原子钟”等展品也纷纷亮相。

据了解,第三届军民融合发展高技术装备成果展览暨论坛活动由中央军民融合发展委员会办公室、中央军委装备发展部、教育部、工业和信息化部、国防科工局、中国科学院、全国工商联共同主办,聚焦信息技术领域军民融合发展成果,共展出产品与技术成果936项。活动为期7天,观众可在线观展,也可通过“军采通”手机软件与参展厂商沟通交流。

《中国科学报》 (2017-09-25 第4版 综合)
 
 打印  发E-mail给: 
    
 
以下评论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科学网观点。 
���� SSI �ļ�ʱ����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利用量子精密测量技术开展暗物质搜寻 天文学家找到最小恒星了吗
超大容量变速抽蓄工程进入机电安装阶段 问答之间 | 如何开展科研之路
>>FC碰碰胡老虎机法典-提高赢钱机率的下注技巧
 
一周新闻排行 一周新闻评论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
 
论坛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