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秸秆粉碎作业
机械直收的籽粒 胡璇子摄
九月中旬,秋高气爽,辽宁省铁岭县蔡牛张庄合作社3万亩玉米丰收在望。
9月15日,中国农业科学院东北地区玉米绿色增产增效综合技术集成模式现场会在这里召开。站在葱葱郁郁的玉米地里,合作社负责人赵玉国喜不自禁地向中国农业科学院党组书记陈萌山介绍这一年来地里的新变化:化肥农药用少了,播种收割更省事了,产量不但没减反而提高了,今年收入预计要增加了。
玉米地的新变化,吸引了200多名种植大户前来观摩。陈萌山告诉种植户代表,中国农科院玉米绿色增产增效集成技术模式示范工作就是办“示范点”,就是要让老百姓“一看就明白,一学就会”。
“我们跟农民兄弟能把话说在一起,能把事情干在一起,这是一个很接地气的活,很有意义。”陈萌山说。
提供技术“配方”
玉米是我国第一大粮食作物,在我国粮食生产中的地位举足轻重。但是近年来,生产效率低、成本高、国际竞争力弱等问题一直困扰着我国玉米生产和相关产业的发展。
“我国玉米的竞争力不强,主要受制于价格和质量两大因素。”中国农科院作物科学研究所副所长李新海告诉《中国科学报》记者,产业的发展亟待玉米竞争力的提升,而竞争力的提升迫切需要新的技术体系来提供支撑。
在来辽宁铁岭进行示范之前,中国农科院集合院内外力量,连续4年在我国玉米主产区之一 ——黄淮海地区开展了玉米绿色增产增效技术集成模式研究与示范。
用中国农科院成果转化局处长任庆棉的话来说,绿色增产增效技术集成就是把多项技术结合起来用在某个区域的某种作物上,形成一个完整的、最科学、最优化的“配方”。他表示,单项技术带来持续增产增效不易,因而需要通过技术集成、协同攻关的方式,来摸索出适合我国国情的绿色增产增效模式。
换言之,这是一种技术的“定制”。那么,在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新背景下,我国玉米另一大优势产区——东北地区又该如何“对症下药”?
2017年,科研人员转战东北玉米主产区,进行绿色增产增效集成技术模式的探索。从降低生产成本和提质增效入手,研究团队提出了以规模化、机械化、标准化、智能化为主线的思路。
新问题也随之一环紧扣一环地出现,从品种开始,耕、种、管、收等每一环节的技术也要与新思路相配套,降低成本的同时,还要增质增效,不光要增质增效,还要使用绿色技术,减少污染。
中国农科院作物科学研究所研究员黄长玲向《中国科学报》记者细数了八项东北地区玉米绿色增产增效集成技术:密植群体调控栽培、减肥增效与免耕、全程机械化、病虫害绿色防控、玉米—大豆减肥增效轮作、籽粒收获与烘干、秸秆综合利用、生产信息化管理——这是各参与单位和团队协同合作拿出的新技术“配方”。
节本增效效果显著
八项技术精准涵盖玉米生产的全环节,给玉米地带来了实实在在的改变。
从品种和种植来说,原本每亩地种植玉米3500株左右,现在根据气候、土壤和品种特性,科研人员选择适宜该区域栽种的品种,并增加玉米种植的密度,早熟品种每亩增加至5500~6000株,中晚熟品种每亩增加至4500~5000株,玉米的产量得以大大提高。
从田间管理来说,减肥增效与免耕技术在未耕土地上一次性完成开沟、播种、施肥、覆土、镇压等多道作业工序,操作简单,节省成本,对环境友好。机械深松免耕不但改善土壤结构,提高耕地质量,而且提高肥料利用率。与常规模式相比,深松作业之后,玉米平均亩产可增加75公斤左右。杀虫灯加性诱剂、释放赤眼蜂等病虫害防控技术,防效可达60%~70%,大大降低了病虫害的发生。
在收获环节,采用玉米籽粒和收获技术这一项技术,种植户便可节本百元以上。
“玉米籽粒机械化直收是必然的趋势。”中国农科院作物科学研究所研究员李少昆告诉《中国科学报》记者,籽粒直收机械化水平低一直是我国玉米机械化生产的短板,籽粒直收比例只有3%左右,我国缺乏适宜机械化收获籽粒的玉米品种,籽粒烘干设备也不足。从2013年起,他们就开始在东北地区开始了籽粒机械化直收的技术示范和引导工作。经过几年的协同攻关,现在配套的品种、技术、设备得到了很大完善。
传统的机械作业是摘穗收获,即收割玉米穗,之后还需要进行晾晒,待玉米籽粒水分小于或等于14%,再进行脱粒、运输、储藏。采用玉米籽粒机械化直收,田间作业时便可直接收获玉米籽粒,田间落粒与落穗合计总损失不超过5%,籽粒破碎率不高于5%,杂质率不高于3%。
与之配套建立烘干塔,确保籽粒及时烘干,便可安全存放与储藏。据黄长玲介绍,蔡牛张庄合作社的烘干塔运转24小时,3万吨玉米籽粒的水分便可达到干燥后成品质量规定。
李少昆表示,籽粒机械直收减少了田间和传统场院晾晒环节,相比于传统机械作业,每亩降低作业成本100~150元;相比于人工收获,每亩节本300元。同时,该技术和操作还可有效降低晾晒、运输环节的损失与霉变,大幅提高了玉米的质量。
让技术落地生根
赵玉国告诉《中国科学报》记者,蔡牛张庄合作社成立已有十年,以前用传统方法种地,和其他的农民种植没什么区别。
近两年,在科研人员的指导和示范下,合作社种地的模式、方法发生了改变,“现在一亩地多收300斤,产量上去了,经济效益也提高了。”赵玉国说,看到地里的新变化,现在周边种植户纷纷跑来向他“取经”,“周边也全都带动起来了”。
示范现场会上,陈萌山对东北地区玉米绿色增产增效集成综合技术集成模式给予了充分肯定,并总结了三大亮点:集成技术有提升、技术落地有突破、全程机械化技术有配套。
陈萌山表示,我国农业发展进入了以科技为支撑的新的发展阶段,让农业插上科技的翅膀,农业才有竞争力,农民才能增收。提高玉米的竞争力,需要依靠科技实现绿色可持续发展。
他还特别强调了技术的落地和推广。“集成是基础,关键是示范和推广。”他说,集成技术的示范就是要形成可复制、可落地、可推广的模式,让来百姓一看就明白,一学就会。
陈萌山还鼓励科研人员深入基层,到农民中去,在推广上下功夫。他表示,农民合作社是新型农业的经营主体,是农业先进生产力的代表,新技术应用首先要与合作社做好对接。“如果对接得好,农民认可了,掌握了,我们的技术就有生命力了。”
任庆棉也向记者表示,未来绿色增产增效技术集成模式也将更着力促进于技术的推广。“下一步的目标是边研发边推广,各个项目在研究示范的同时,还要做好推广,让农民得到实惠,让技术落地生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