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张行勇 来源:中国科学报 发布时间:2017/9/27 9:36:40
选择字号:
西安交大和中科院物理所
钠离子电池研究获突破

 

本报讯(记者张行勇)西安交通大学前沿科学技术研究院教授李巨课题组与中国科学院物理所研究员胡勇胜课题组合作研究发现,以往硬碳负极研究中的传统半电池方法,严重低估了硬碳负极的性能,并提出了评估硬碳性能的改进方案。相关研究成果近日发表于《纳米能量》。

随着新能源汽车与电网储能的快速发展,锂资源趋于紧张,并将进一步加剧短缺。钠离子电池是比较理想的替代方案,但由于缺少合适的负极材料,倍率性能和循环稳定性远远达不到要求。硬碳负极材料具有容量高、首周库论效率高等特点,但被认为具有差的倍率性能和循环稳定性。

科研人员在实验中采用夏威夷果壳作为前驱体,经高温裂解得到MHC硬碳,可以提供314mAh/g的比容量,以及91.4%的首周效率,是目前报道的首周效率最高的硬碳材料。与NCNFM正极材料组成全电池后,倍率性能远远超过其半电池,并且可以在1C倍率下循环1300周,容量保持率超过70%。

该成果扭转了学界对钠离子电池硬碳负极倍率性能和循环稳定性的认识,将对钠离子电池未来的发展方向产生比较大的影响,并将促进钠离子电池从研究阶段向产业化转化。

《中国科学报》 (2017-09-27 第4版 综合)
 
 打印  发E-mail给: 
    
 
以下评论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科学网观点。 
���� SSI �ļ�ʱ����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利用量子精密测量技术开展暗物质搜寻 天文学家找到最小恒星了吗
超大容量变速抽蓄工程进入机电安装阶段 问答之间 | 如何开展科研之路
>>FC碰碰胡老虎机法典-提高赢钱机率的下注技巧
 
一周新闻排行 一周新闻评论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
 
论坛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