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陆琦 来源:科学网 www.sciencenet.cn 发布时间:2018/10/16 20:38:07
选择字号:
又创纪录了!
“探索一号”完成第三次万米深渊综合科考

 

图一:“探索一号”靠港(陆琦摄)

 

图二:科考队员载誉归来(陆琦摄)

 

图三:本航次捕获的深海生物样品糠虾(深海所供图)

 

图四:索深鼬鳚属鱼(深海所供图)

 

图五:狮子鱼(深海所供图)

本报记者 陆琦

“回家的感觉真好!”中科院深海所助理研究员他开文刚下“探索一号”说的这句话,道出了所有队员的心声。

10月16日,海斗深渊科考试验队结束了54天的马里亚纳海沟之旅,完成了深海装备海试和科考作业任务,顺利返回三亚。

“第一次深渊科考,我们进入了万米时代;第二次,证明我们不光能够进入而且有能力作研究;这一次,证明我们有实力在深渊坚持,有能力引领世界深海深渊的技术发展和科学研究。”中科院深海所所长丁抗说。

没有节假日的两个月

“在海上漂了快两个月,还是挺辛苦的。”他开文是从研究生就开始出海的“老大洋”,面对接船的朋友们,还是发出了这样的感慨。

8月24日,来自中国科学院大学、中科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中科院南海海洋研究所、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流体物理研究所、哈尔滨工程大学、中科院深海科学与工程研究所等9家单位的59名队员,从三亚出发,赴马里亚纳海沟海域执行中国科学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B类)“海斗深渊前沿科技问题研究与攻关”、中国科学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A类)预研项目“深海智能装备发展预先研究”、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深海关键技术与装备”重点专项的科技任务。

在前两次取得丰硕成果的基础上,第三次万米深渊综合科考从深海装备与技术、地球物理、海洋地质与地球化学、海洋生物及物理海洋等多个学科方向,在马里亚纳海沟共完成了87个站位和504公里测深测线作业。

在近两个月的科考试验过程中,科考试验队遭遇了3次台风的干扰,经历了多次装备故障的困难,但大家将坚定和严谨的科学精神内化于心,外践于行,以精湛的技术、无畏的勇气、拼搏的干劲完成了科考任务。

“我们这个航次的队员以新人为主,航路中除了作业还要不断培训,工作安排十分紧密。“航次首席科学家、中科院深海所研究员包更生告诉《中国科学报》记者,“船上是没有节假日的,我们整个中秋节、国庆节都在干活。”

深海装备再创纪录

实施全海深自主研发的深海装备海试,是此次万米深渊科考的一项重要任务。在一个多月的作业时间中,“探索一号”又在中国海洋科技史上写下了数个世界“首次”。

以海翼7000米级深海滑翔机为例,2台装备完成了长达1448公里的两条测线观测,共连续作业46天,最大下潜深度达7076米,是目前世界上下潜深度超过7000米次数最多,也是世界上唯一一款能长时间连续稳定工作的深渊级滑翔机。

包更生介绍说,滑翔机在超级台风“山竹”与“康妮”来袭期间,依然正常连续工作,表明其具有高可靠性与强环境适应能力。

又如,海斗自主遥控水下机器人形成了全海深近海底的机动作业能力,实现我国首次万米高清视频直播,通过实时遥控和在线规划,达到10905米深度,对挑战者深渊局部分区进行了高精度探测。

4台着陆器共进行34次作业,20次下潜深度超过万米,最大深度10918米,搭载各类设备完成了试验任务,充分表明了深渊着陆器的可靠性和应用的广泛性。海角着陆器坐底26天,是目前国际上着陆器在深渊环境下单次作业时间最长的。

“中间虽然有很多困难,但我们没有遗憾,能做的都做了。”包更生说。

事实证明,此次搭载的科考“利器”都经受住了来自深海大洋的严酷考验。

包更生介绍,着陆器搭载的9类设备全部完成全海深试验。例如,我国首次实现了4500米级深度人工气爆震源海底地震波原位激发,验证了气相爆轰高能环保人工震源设计原理及船载布放的技术可行性。

“海上作业能力和海底持续能力,这是我们实现海洋强国的真正保证。”丁抗说。

在海斗深渊收获梦想

通过能源、材料、通信等技术及作业装备和平台的试验验证与科学应用,科考试验队不仅为深海智能装备研制和试验提供了技术支持,也为全海深载人潜水器的研发和海试提供了技术支撑和选址决策的依据,为深渊科学的深入研究提供了数据和样品的保证。

他们在国际上首次诱捕获得全程低温保存的7000米级3条狮子鱼样品和9000米级2只糠虾样品;国际上首次在7012米水深发现索深鼬鳚属鱼类,这是已知的该属存活的最大深度;国际上首次在同一潜次实现全海深垂直分层水体微生物原位富集与固定取样,最大深度10890米……

其实,对于科考队员来说,每一次成果的取得都并非轻而易举,但一不小心也会给你惊喜。

“他们都是英雄,有自己的梦想,更重要的是说到就能做到,不仅在中国是开创性的,许多事在国际上都没有做到过。”丁抗说。

他用“值得庆贺、令人震撼”来形容此次科考的成果。比如,他们获得马里亚纳海沟7000米水深海底连续26天的宽频声学数据和9600米水深的海底宽频声学数据;应用海翼水下滑翔机获取了马里亚纳深渊区域长时间、高密度的温盐深数据,并在此期间成功观测到2次台风过境时引起的上层海洋异常变化情况等。

“我们面对的是全世界先进的科学技术发展,绝不能固步自封。”丁抗说,“很快将点燃深海无人作业的时代,这一天就在我们眼前。”

 
 打印  发E-mail给: 
    
 
以下评论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科学网观点。 
���� SSI �ļ�ʱ����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利用量子精密测量技术开展暗物质搜寻 天文学家找到最小恒星了吗
超大容量变速抽蓄工程进入机电安装阶段 问答之间 | 如何开展科研之路
>>FC碰碰胡老虎机法典-提高赢钱机率的下注技巧
 
一周新闻排行 一周新闻评论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
 
论坛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