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李晨 来源:科学网 www.sciencenet.cn 发布时间:2018/2/2 12:16:19
选择字号:
中国农科院与英国科技合作成效显著

 

2月1日上午,英国首相特雷莎·梅到访中国农业科学院参观国家现代农业科技展示园。

特雷莎·梅对中国科学家在农业高新技术领域所取得的成就表示赞赏,并表示英方愿与中国在农业领域开展更加紧密的合作。

中国农科院院长唐华俊向梅介绍了中国农科院与英方合作的情况,并表示将以此次首相来访为契机,进一步拓展中英农业科技创新合作的层次和范围,不断深化合作,创新合作成果,为双方共同致力于促进粮食安全和农业可持续发展、解决全球性挑战提供科技支撑。

据悉,中国农科院与英国的合作历史悠久,在粮食安全、食品安全、农业生态与可持续发展、农业应对气候变化、水土资源管理、人才培养等农业科研教育领域合作与交流不断,合作日益呈现出多元化、多层次、多领域的良好态势。

中英合作伙伴关系不断拓展

中国农科院与英国科研机构的合作可追溯到上世纪90年代,作物科学研究所与约翰英纳斯研究中心(JIC)共同开展小麦遗传图谱绘制研究,为后来的“禾本科作物比较遗传学研究”奠定了基础。在此后的近30年,双方在小麦基因组、种质资源等方面保持了密切的合作与交流。

自2004年以来,中国农科院先后与英国利兹大学、英国食品和环境研究院、英国伯明翰大学、英国诺丁汉大学、洛桑研究中心、约翰英纳斯研究中心(JIC)、英国生态和水文中心(CEH)、詹姆斯赫顿研究所(JHI)、英国Pirbright研究所等农业科研机构和大学签署了合作协议,并开展了富有成效的合作研究。

通过中英两国政府的资助和支持,双方共同承担了近30项合作项目,涉及中国农科院15个研究所,研究内容包括气候变化对中国农业影响研究、小麦基因组测序、小麦抗性基因挖掘、超级稻氮肥利用率提高、生物防治技术的创新与利用、草地生态系统优化关键技术合作研究、饲料及畜产品化学污染物残留检测方法研究以及小反刍兽疫新型诊断方法等。

农业科技合作机制不断完善

为进一步加强联系、深化合作,中国农科院与英国合作伙伴搭建起农业科技合作平台,建立了长效合作机制。

2006年,中国农科院与洛桑研究中心、约翰英纳斯中心成立了“中英芸薹属作物遗传改良联合研究中心”,成为双方在芸薹属遗传改良的国际合作研究材料、数据、技术以及人员交流等方面提供了全方面的合作平台。

2015年,中国农科院与洛桑研究中心建立了“中英农业可持续集约化发展联合中心”,确定了在提升作物效率、土壤治理、病虫草害综合治理、创建农业创新实践及政策模型等4个领域开展合作研究。

另外,中国农科院还是农业部与总部位于英国的国际应用生物科学中心(CABI)生物安全联合实验室的依托单位。自2008年成立以来,双方开展了实质性合作,成效卓著,执行国际合作项目10余项,国内外合作单位达50余个,项目获得总资助经费约9千万元,联合培养博士硕士研究生8人,组织国际学术研讨会10余次,联合发表论文24篇,取得国内授权发明专利1项。

学术交流成效显著

英国科研机构和大学为中国农业科技培养了一大批优秀科学家。

据不完全统计,中国农科院的学科带头人中有20余名有在英国大学、科研机构学习经历。中国农科院原院长翟虎渠曾就读英国伯明翰大学,前任院长李家洋为英国皇家学会外籍会员。

同时,中国农科院还邀请英国著名专家学者,如英国政府首席科学顾问等到中国农科院进行学术交流,并做专题演讲。

在中国农科院与英国合作伙伴的科技协议和联合研究项目框架下,双方科研人员联合发表学术论文68篇。

双方研究学者进行了频繁的交流互访,2017年,中国农科院共派出了49个代表团,103名科研人员赴英国合作单位访问,极大地增进了解,促进友谊,共同提升科技创新能力。

据悉,中英两国科技部于2017年12月正式签署了《科技创新合作备忘录》,发布中英科技创新合作战略。战略列出了一系列优先合作领域,包括生命科学、食品安全、可再生能源与环境技术等,同时规划了未来合作的新机制,包括年度旗舰挑战计划等,2018年的旗舰挑战计划将聚焦农业科技。

 
 打印  发E-mail给: 
    
 
以下评论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科学网观点。 
���� SSI �ļ�ʱ����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利用量子精密测量技术开展暗物质搜寻 天文学家找到最小恒星了吗
超大容量变速抽蓄工程进入机电安装阶段 问答之间 | 如何开展科研之路
>>FC碰碰胡老虎机法典-提高赢钱机率的下注技巧
 
一周新闻排行 一周新闻评论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
 
论坛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