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温才妃 陈彬 来源:中国科学报 发布时间:2018/2/27 8:27:55
选择字号:
江苏大学校长颜晓红:现代大学应培养复合型人才

 颜晓红

■本报记者 温才妃 陈彬

随着上世纪90年代高等教育走向大众化,科学技术日益更新,纯粹的单科性院校已经难以生存。单科研究的出路狭窄,现代大学应培养复合型人才。

初次见到江苏大学校长颜晓红是在一个会议的间隙。原本以为会议场合的校长是一身西装革履,但当身着大地色夹克的颜晓红出现在《中国科学报》记者面前时,给人的第一感觉却是平易近人,与其说他是一位校长,不如说更像一位高校普通教师。

“我最想干的事其实是搞教学。”采访伊始,颜晓红就笑着说,“搞教学是一件高雅的事。”

这一点可以从他去年底的教学演讲中找到端倪。在演讲中,他把教师比作琴师,要注重“曲谱得当、技法娴熟、声行并茂、动静相宜”,“授课如作画”讲究“引放转收”。这些比喻并非“纸上谈兵”,而是得益于他当过教师,对教学工作情有独钟。

那么,如今作为一校之长,他在育人上又有哪些心得呢?

创新培养更是理念与精神

“中国高等教育的创新培养,不仅是方法,更是理念和精神。教学改革既要大胆探索,又要谨慎推进。任何教学改革者都要善思,因为对于改革者也许是一次失误,但对学生来说却是一辈子的事情。”颜晓红说。

颜晓红对高等教育改革的最初理解,来自于他自己的学生时代。

1986年,颜晓红考入武汉大学,成为一名大学新生。而彼时的武大,正处于著名教育家、时任武大校长刘道玉大刀阔斧的改革之中,颜晓红成为了这次改革的被试者,同时也是获益者。

对于当年的改革,颜晓红记忆犹新。也正是在那个时候,金属物理专业出身的颜晓红在武大写作竞赛中拿下一等奖,同时参加比赛的不乏有武大写作班的作家。

1997年,博士毕业后的颜晓红先后在湘潭大学、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南京邮电大学工作。由于最初的熏陶,老一辈教育家“高等教育并不是学好某个专业、某个科目就可以”的观念深深地植根于他的心中。

在颜晓红看来,新中国成立以来,高等教育并没有完全照搬苏联模式,毛泽东同志提出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新文化,实际上是不为西学模式,探索中国高等教育发展之路。而在此之后,随着北京八大高校的成立,国内高等教育才逐渐导向专科化。1961年,邓小平同志在主抓高等教育工作时,又提出了三个关键:教师、教材、生产实践。“中国教育体系骨子里还是希望学生全面发展。”颜晓红说。 “我们不能否认把综合性大学变成单科性大学,是为了解决专业人才急缺的时代需求。然而,随着上世纪90年代高等教育走向大众化,科学技术日益更新,纯粹的单科性院校已经难以生存。”采访中,颜晓红肯定地说:“单科研究的出路狭窄,现代大学应培养复合型人才。”

新工科建设注重课程与产业

江苏大学是以农机专业起家的,然而时至今日,学农机的学生如果不懂得控制、大数据处理等相关知识,已经很难找到工作了。正是在这样的大背景下,2017年,颜晓红来到江苏大学,大力推动新工科建设,着重解决人才培养中单科化现状。

江苏大学学科面广、体系庞大,解决这一问题对于他而言是责任,更是挑战。“麻省理工学院要求工科学生懂设计、制作、应用,还有后续管理。今天的新工科建设要摒弃以往注重某个知识点的技术问题,应关注多学科、多知识点交叉的工程问题。”颜晓红说。

在他看来,要想实现这一目标,必须厘清两个方面的工作。

“首先,课程不能再以原来的知识链模式进行设置,而必须按照素质和能力链进行设计。”颜晓红表示,比如,未来的工程人才要懂工程伦理,工程伦理则包括艺术、文化、社会伦理甚至人体生理结构。在课程体系中,要设计通识教育模块、专业模块,并通过创新模块强调学生的个性发展。

也正因为如此,学校势必要对现有的课程进行改革,但改革遇到的第一个问题便是“越传统的课程知识越老化”。“上世纪60年代,我国曾组织编写教材工作,然而,更大魄力的课程体系改革在高校中至今尚未普遍展开。”他表示,课程结构首先要进行改革,但是其面临的改革阻力也可想而知。

其次,对学生工程能力的培养必须同产业合作,在这其中,高等教育要发挥引领作用,如果失去先导性,教育将不复存在。

对此,颜晓红直言,我国的工程人才一度实行“3+1”培养——3年在高校1年在企业。然而在这种模式下,由于课程受到了压缩,教学必然会受到影响。也正是为了解决这一问题,颜晓红在学校推行了“三进三出”的学生培养模式。即企业家上讲台、企业实验室进校园、企业课程进入高校课程体系。通过教师走出去、学生走出去、创新走出去(和企业联合创新),推动校企深度融合。

“把企业家成功的经验和企业成熟的技术、作法引入高校,这也是一种产学研合作。”颜晓红说,“强化学生的动手能力,各学校都很重视。然而,从技术到产品,实际上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必须让学生获得各方面的训练。”

办学特色应尊重并优化

在江苏大学,有两点是颜晓红颇为珍惜的。

首先是学生创新的积极性。“江苏大学的学生走在路上是急匆匆的,不散漫的作风是一所大学需要保护的。”他说。

然而,相对于以前专注农机,综合性院校毕业生就业范围不再局限。那么,理顺创新体系也就成为了首先要完成的一项工作。以顶尖人才的培养为例,从2017年9月开始,江苏大学成立金山英才班,从本科一年级新生中挑选30人,不给予推免机会,而是培养他们冲击世界一流高校的能力。

“进入世界一流名校,学生的知识结构、身份认同将得以改良。毕业后,也更有机会获得更好的发展平台。如此,方有能力反哺母校,从而成为江苏大学杰出校友的延续。”颜晓红解释道。

另一点则是江苏大学的国际化。与其他高校不同,江苏大学在中外学生同创方面有着很好的传统。早在上世纪90年代,江苏大学就和日本三重大学、泰国清迈大学共同发起了三国三校国际学术研讨会,近年又创办中日韩大学生创新工程设计竞赛,活动的初衷都是“使得中外学生同窗、同创、同乐,一起创新,一起快乐生活,培养学生更深层次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值得一提的是,为响应“一带一路”倡议,江苏大学发起成立了“一带一路”产学研联盟。2016年,教育部以此为蓝本,将其扩大为全国性做法,成立中国“一带一路”校企联盟。江苏大学成为发起单位之一。然而,在颜晓红及众多江大人心中,还有一个更宏伟的目标,就是要让中国企业“抱团出海”走向国际。这其中的关键便是要“培养一支既懂得地域文化,又懂得企业文化的留学生队伍”。为此,该校成立“一带一路”人才学院,让中国学生选修“一带一路”课程模块,留学生实行“3+1”培养(3年在高校,1年在企业,了解企业文化)。“要培养知华、友华、亲华的留学生,就要让他们学习中国企业的经验、做法,这样,中国企业出海就相对容易。”颜晓红补充道。

这一理念得到教育部认同。2017年,江苏大学成为国家首批“丝绸之路”中国政府奖学金项目委托培养院校,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培养流体机械及工程方向国际人才。

“一所高校有自身的发展特色与发展阶段,并不能简单地照搬照抄。而是要在前人的基础上,理顺、优化并民主决策,按规律办学。”而这也是颜晓红十分看重的。

对待学生再小的事也是大事

颜晓红认为,高等教育改革的最重要作用并不是制度创新,而是在于精神引领,那就是“做任何的事情都要站在学生角度上考虑”。

在他看来,对待学生再小的事也是大事,这是一名校长应有的情怀,“一名学生不成功对于高校而言,失败率可能是0.01%,但对于一个家庭来说却是100%”。

比如通常学生进校长办公室的门比较难,但颜晓红特意交代行政人员,如有学生找来不要阻拦。一名本科生找到他,无意中提起学校里用作通勤的电动公交车一次收费1元钱太贵,颜晓红答应他将协调后勤部门了解情况,学生很有成就感地离开。没过多久,票价果然由1元降为0.5元。这件事虽小,但颜晓红更看重的是其对学生的精神引领,“让学生感到是自己是校园的一分子,自身的合理诉求被尊重”。

“高校教师应做到心中有生、心中有爱、心中有谱。校领导、教师最应该做的事,就是把自身的工作当作事业去做;退而求其次则是做一个基本合格的人,把工作当职业去做。如果只是当谋生手段去对待工作,这个人应该被岗位淘汰。”采访结束前,颜晓红郑重地说。

《中国科学报》 (2018-02-27 第5版 大学周刊)
 
 打印  发E-mail给: 
    
 
以下评论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科学网观点。 
���� SSI �ļ�ʱ����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生物多样性保护只看物种丰富度,可行吗? 秦岭发现大型真菌新物种
迄今最大猪笼草之一现身婆罗洲 地球多了个临时的迷你月球
>>FC碰碰胡老虎机法典-提高赢钱机率的下注技巧
 
一周新闻排行 一周新闻评论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
 
论坛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