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陆琦 丁佳 王佳雯 来源:中国科学报 发布时间:2018/3/16 9:18:10
选择字号:
“大国重器”建好更要用好
代表委员呼吁:大科学装置跑出“加速度”

 

■本报记者 陆琦 丁佳 王佳雯

是不是卫星上了天就成功了?是不是望远镜架起来就完事了?全国两会上,不少来自科技领域的代表、委员建言我国大科学装置发展,他们希望能够发挥这些“大国重器”的最大能量。

前瞻科学目标是建设导向

“大科学装置的科学目标,不能仅仅根据我们目前都在做的课题或者跟随别人已经做了几十年的工作来设定。”作为主持建设LAMOST望远镜的首席科学家,全国政协委员、中科院院士崔向群深有体会。

在她看来,科学目标一定要有前瞻性,并且相应地也需要有前瞻性的技术。以LAMOST为例,它是我国上世纪90年代提出并开始建设的世界上口径最大的大视场光学望远镜,由于抓住先机,找到突破点,建成运行以来获取的数据遥遥领先于国外同行。

“大科学装置的技术方案应具有中国创新,不是简单地跟在别人后面复制。而且这种创新不是拿来看的,而是确实在科学上有独到之处,让有限的科研经费发挥出最大的效应。”崔向群说。

“天眼”是目前世界最大的单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不过,全国政协委员、中科院院士杨卫坦言,由中国主导研制的国际大科学工程SKA(平方公里阵列射电望远镜),如果建成投入使用,能力可能比“天眼”还要大。

“这个过程大概有一二十年的时间,在此期间一定要把‘天眼’用得淋漓尽致,争取把在它有能力发现的重大科学问题都做出来。”

杨卫表示,任何一个大科学装置的使用都有一定的“窗口期”,某一时间段可以出很好的成果,再往后可能有更好的仪器出现,它的重要性就相对降低了。所以在时间窗口期的时候,一定要把事情做好。

边研究、边发展、边应用的创新路径

大科学装置建设的核心是研制。

全国政协委员、中科院上海应用物理研究所生命科学研究部主任何建华告诉《中国科学报》记者,装置建设涉及的许多关键技术,国际上也没有现成的技术和经验可以直接借用,必须在装置建设过程中边研究、边发展、边应用,通过采用新设计、新技术不断创新,才可能在建成时达到领先的水平。

不过,他坦言,目前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项目实际均参照基建项目编制概算,对关键技术研究、核心部件自主研制带来很大的限制,更没有对参与项目建设团队人员费用的投入,使项目承担单位在人员费用上承受了很大的压力,不利于组建并稳定一支高水平的建设队伍。

不仅如此,随着工作的需要,对大科学装置或仪器设备升级改进时,科研人员常常发现需要的经费没了支持的渠道。

“为大科学装置提供专项经费用于升级改造,显得尤为重要。”在全国人大代表、中科院院士周卫健看来,通过专项经费的支持,可以让科研人员在使用科学装置的实践中,首先实现对仪器设备的功能扩展,并最终从过程中培养研发人才,为我国科研人员自己研制仪器设备打下基础。

这一问题其实已经引起了关注。杨卫介绍,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与中国科学院共同设立了“大科学装置科学研究联合基金”,一方面支持基于装置的研究工作,另一方面支持提升大科学装置研究能力的技术升级。

应有持续稳定的政策与经费支持

国际经验证明,大科学装置产出的重大成果,需要长期稳定的政策、有前瞻和持续的项目和经费支持。比如,美国发现引力波的激光干涉引力波天文台项目,几十年间投入上百亿元人民币,直到去年有了震惊全世界的发现。

“我们应该持续推动国家重大科学基础设施建设。”全国政协委员、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总设计师杨长风说。

根据规划,北斗卫星已开始全球组网,预计在2020年形成全球服务能力,到时候,北斗将与世界几大导航系统并肩,在技术水平上甚至可能还有超越。

但是,现在杨长风却产生了一个担忧。“按照装备发展的规律,应该是研制攻关一代,研制建设一代,装备持续应用一代。虽然我们要维持北斗三号的全球系统持续稳定运行,保证国防建设,乃至千家万户的使用,但下一步还要对项目持续推进,还要引领世界。”

杨长风表示,北斗将在2020年迎来装备应用时代,也应开始对续接的项目进行考虑。他呼吁,尽快开启北斗第四代关键技术的研制攻关工作,“希望对国家重大基础设施能够有一个持续、长远的总体考虑”。

《中国科学报》 (2018-03-16 第1版 要闻)
 
相关专题:2018年两会专题
 
 打印  发E-mail给: 
    
 
以下评论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科学网观点。 
���� SSI �ļ�ʱ����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利用量子精密测量技术开展暗物质搜寻 天文学家找到最小恒星了吗
超大容量变速抽蓄工程进入机电安装阶段 问答之间 | 如何开展科研之路
>>FC碰碰胡老虎机法典-提高赢钱机率的下注技巧
 
一周新闻排行 一周新闻评论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
 
论坛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