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王佳雯 丁佳 陆琦 来源:中国科学报 发布时间:2018/3/20 8:47:29
选择字号:
人工智能有“动能”不“引领” 代表委员建言
“科研端”要接住“需求端”

 

■本报记者 王佳雯 丁佳 陆琦

近日,全国人大代表、南京大学校长吕建在接受媒体采访时介绍的南京大学新近开设的人工智能学院受到广泛关注。近年来,备受业界追捧的人工智能一直是公众关注的热点,但却也被质疑存在虚火过旺的情况。

对此,全国人大代表、西安交通大学校长王树国在接受《中国科学报》记者采访时称,人工智能之所以受到如此关注,主要是源于社会需求。“伴随着互联网等颠覆性技术的快速出现,尤其大数据、云平台等技术的发展,使人们看到了人工智能和社会需求之间的关联。”

需求端所迸发出的活力,令人工智能技术的某些领域显现出市场探索超前于科研院所研究的特点。“与产业相结合的科技人员对于科学前沿的把握和敏感不亚于甚至超过学术单位的科研人员。对于科学研究而言,这值得反思。”王树国说。不过,他认为,目前这种热度仍是理性、可控的。

对人工智能热潮带动的投资热,创新工场董事长李开复曾指出泡沫确实存在。他甚至预言有一批相关企业将于今年年底被市场淘汰。

对这一观点,全国政协委员、中科院信息工程研究所所长孟丹非常认同,尤其是他关于中美在AI领域存在差距的判断。在人工智能的原创性突破方面,中国与人工智能技术相对发达的美国相比,仍存在不小的差距。

不过,也有委员认为,虽然当下相对落后,但中国相关技术并非全无优势可言。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所长徐波指出,“我们要善用中国优势,牢牢把握人工智能发展方向,加快推动人工智能形成产业变革。”

事实上,为推动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2017年7月国务院印发的《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为国内人工智能发展指明了方向。不过,人们关注的是如何将该规划真正落到实处。

徐波表示:“现阶段要把人工智能与各个领域的融合发展作为重中之重,要积极利用我国目前人工智能技术形成全社会发展巨大动能这个契机,深化人工智能技术推广应用。”

他坦言,要落实上述规划,当下最大的短板是基础前沿理论研究和重大原创性发现。“学术界要从受脑科学研究成果启发的类脑智能,以及物理、数学、生物和计算等交叉融合的自主学习等方向发力,加大基础研究布局与突破,加强交叉型平台等基础能力建设,突出基础前沿和高端引领,牢牢把握创新源头和方向。”徐波说。

对人工智能学术研究方面的突破,王树国也十分期待:“人工智能领域虽然有了很大进步,但这在学术领域仅仅是个开始,后面还有大量的工作需要做。”

此外,无论是企业还是科研院所都关注到,人工智能发展的一个重要环节中,存在人才储备不足的问题。

“人工智能无论是基础研究、共性技术研发以及AI+应用,目前都是万里长征第一步,瓶颈是各种跨学科尖子型和跨行业复合型人才。”徐波建议,我国应有计划、迅速地扩大人工智能高水平人才的培养,及早为未来30年人工智能引发的变革铺路。

面对发展存在的种种问题,有委员提出成立国家实验室来促进人工智能发展,孟丹对此并不十分赞同。他表示,国家实验室的目标,要么是攀登未来科学的高峰,比如量子科学,这需要抢占;要么是满足国家急需的战略需求,而人工智能应该由科学界和产业界一起做。

“不是所有事情,建了国家实验室就都解决了。”孟丹说,“美国没有在人工智能领域建国家实验室,但美国的人工智能产业却非常发达。”

面对国内相关领域强劲的发展态势,孟丹希望,过去一度跟跑的中国科技界要为做出真正原创的成果从思想上做好领跑的准备。

《中国科学报》 (2018-03-20 第1版 要闻)
 
相关专题:2018年两会专题
 
 打印  发E-mail给: 
    
 
以下评论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科学网观点。 
���� SSI �ļ�ʱ����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利用量子精密测量技术开展暗物质搜寻 天文学家找到最小恒星了吗
超大容量变速抽蓄工程进入机电安装阶段 问答之间 | 如何开展科研之路
>>FC碰碰胡老虎机法典-提高赢钱机率的下注技巧
 
一周新闻排行 一周新闻评论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
 
论坛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