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通讯员 向娟 记者 黄辛
他是一个“75后”,却早已是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并曾获美国纤维学会杰出成就奖。科研工作中,他最喜欢玩“跨界”,一路从化学、材料“玩”到了纺织、纳米纤维,带领团队破天荒地把陶瓷“玩”得比丝绸还软;他还爱“玩”产学研合作,跟企业一同推进产业化,把高科技成果送到生产一线。他常说,原始创新是科研立身之本,只有把原始创新紧握在自己手中,才能不断为国家、为社会创造新的价值。
最近,他又入选了2018年度上海市优秀学术带头人。他就是东华大学纺织学科学术带头人之一、纺织学院研究员丁彬。
停不下来的“跨界”
本科学化学、硕士学材料、博士和博士后专攻纳米纤维,到了东华大学主要研究功能纤维和纺织品,说起丁彬的求学和工作经历,用“跨界”二字来概括,再合适不过了。
2000年,25岁的丁彬放弃东北某高校原本稳稳当当的教师工作,选择自掏腰包赴韩国全北国立大学读研深造,按他自己的话说,就是“趁着年轻拼一把”。正是从那时起,这个原本化学科班出身的东北小伙,开始接触到高分子材料、静电纺丝、纳米纤维等化学之外的学科知识,一片新的科学天地自此打开。
结束了韩国两年半的硕士学习后,丁彬又东渡日本,在庆应义塾大学攻读博士学位。
“化学、材料、纺织,这些多学科的学习背景和研究经历,使我做起科研,特别是在开展创新型研究上如鱼得水。”丁彬说。
做科研就要敢争“独一份”
二氧化硅是陶瓷的主要成分之一,你能想象通过科学方法使这原本又硬又脆的物质一改往日“硬汉”形象,突然变得“柔情似水”起来吗?不仅可弯曲,还可折叠。说到这儿,就不得不提丁彬团队在柔性陶瓷上做的研究了。
根植于原始创新思想并经过多年科研攻关,丁彬带领团队师生突破性制备出柔性二氧化硅纳米纤维,并实现了其在高温隔热方面的应用。通俗地说就是,他们把陶瓷做得比丝绸还要柔软,用这种柔性陶瓷纤维做成的隔热材料克服了传统颗粒隔热材料易脱落的问题,可广泛应用在航空航天、船舶、建筑、消防等众多领域,具有广阔的产业化应用前景。而这项将纯陶瓷进行柔性化的技术在国内,甚至在世界同行朋友圈里还鲜少有人实验成功。
类似的例子还出现在团队对室内空气净化材料的研发上,丁彬团队破天荒地把空气净化所需的相关催化剂二氧化钛直接做成了柔性纤维,纤维状催化剂在使用过程中无需黏结剂固定,大幅提升了催化剂的活性和使用寿命,突破了传统颗粒状催化剂使用过程中所面临的瓶颈问题,这项技术也获得了国家发明专利授权,同样是国内乃至世界少有。
丁彬坦言,跨学科的学习和工作经历让他常常“弯道超车”,另辟一些大家不太想走也不太敢走的蹊径,团队很多成果都受益于此。“但根子上还在于我们坚持原始创新。什么叫原始创新?就是人无我有,人有我新,说白了就是‘独一份’,我们做科研的,特别是大学做科研的,少不了这股闯劲儿,要敢争这‘独一份’!”
苦过之后才有“硕果”
六点起床,七点到实验室,晚上十一二点进家门,一周工作六天,一个月休息一两天,这是丁彬在国外求学时的作息时间表。回国后,这样的作息依旧没有大变。丁彬的爱人常“数落”他:“把家当成了宾馆。”
“这样的工作节奏累吗?”面对记者的提问,丁彬不假思索地说了两个字——“不累”。他说,读书的时候是真苦,刚到日本时因为是自费生没有奖学金支持,为了解决住处,自己曾经在实验室连续打了四个月地铺,最苦的时候连续几个月每天只能吃一顿饭,常常是用一包泡面甚至一个饭团维持温饱。工作以后,特别是回国后也有过一段科研沉寂期。“说一点不着急是假的,但做科研就得耐得住寂寞,心态要好,与其天天叫苦喊累,不如静下心来想想问题在哪儿,自个儿能做点什么改变现状。”
正是凭借着这样的心态,经过长期的耕耘,丁彬带领着自己的团队逐渐迎来了收获时节。团队自2014年开始产出高水平的研究论文,每一年都会在业界顶级研究期刊上发表学术成果。此外,该团队始终坚持原始创新,始终坚持科研创新服务祖国发展。
丁彬感慨地说道,自己在国外学习生活了那么多年,回国后真切感受到祖国的进步与强大,“这背后是科技进步的支撑,我和我的团队愿为这进步继续奉献自己的力量”。
《中国科学报》 (2018-04-10 第8版 科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