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日报北京4月10日电 (实习记者翟冬冬)《2016—2017年中国科协学科发展报告》10日在京发布,报告显示:2016年,我国投入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达15676.7亿元,超过欧盟15国的平均水平2.08%,科技论文与专利进入快速增长期,绝对数量已居世界前列,学科平台建设、科研人员建设、学科国际合作交流持续发力。
近两年,我国发射了世界上第一颗空间量子科学实验卫星“墨子号”,世界首条量子保密通信干线——“京沪干线”也正式开通,北斗导航系统进入全球组网新时代,“神威·太湖之光”超级计算机再次斩获世界超级计算机排名榜单TOP500第一名……中国科协学会学术部副部长苏小军介绍,我国在量子通讯、超级计算机、天文学、生命科学、物理等领域已处于并跑甚至领跑态势。
本次报告发布了近两年30个学科取得的重大突破和最新进展、发展趋势,面临的挑战等。除了领跑、并跑学科,苏小军介绍,2016—2017年我国在化学、先进核能、遗传学等学科领域研究也取得多项成果。在化学领域,聚集诱导发光概念的提出推开了发光材料领域一扇全新的大门,这一成果获得2017年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在先进核技术领域,工业辐照钴源的国产化取得突破,摆脱了几十年来完全依赖进口的局面,成为世界第三大钴源供应商,并实现部分出口;在机械设计领域,我国的重型机加工设备无故障运行时间已达2000小时,接近国际先进水平。
除了面向深海、深地、深空、深蓝领域的重大研究以“顶天立地”之态服务国家重大需求外,近两年在医学、农业、材料等学科领域我国也取得了多项“接地气”成果。如农学领域,成功揭示了“类面筋”的结构形成机制,让马铃薯也可以成为主食,并创制了300多种新产品;在公共医学领域,2004年启动的中国慢性病前瞻性研究已取得阶段性成果;在矿物材料学领域,我国研发人员开发出了可快速充放电、工作温度范围宽和循环寿命长的微膨改性石墨负极材料。
特别声明:本文转载仅仅是出于传播信息的需要,并不意味着代表本网站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站转载使用,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作者如果不希望被转载或者联系转载稿费等事宜,请与我们接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