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任维东 来源:光明日报 发布时间:2018/4/11 11:09:44
选择字号:
追忆高原杂交稻之父李铮友

 

2018年4月4日,清明节前夕,一个噩耗在水稻界迅速传开:我国杂交粳稻开创者李铮友在云南昆明因病去世,享年82岁。

中国工程院院士、著名杂交水稻育种专家袁隆平于4月5日向云南省政府办公厅发来唁电:“惊闻我的老战友李铮友教授不幸逝世,深感悲痛!李铮友教授是我国滇型杂交稻育种研究的创始人,是高原水稻杂交育种研究和优质水稻育种的主要奠基人。他毕生致力于杂交水稻育种研究,为我国粮食增产、农民增收以及保障粮食安全作出了重要贡献。他为人谦和,深得众人爱戴。他的不幸逝世是我国农业科技界以及杂交水稻发展领域的巨大损失,我非常怀念他。”

4月8日,袁隆平又与二百多位中外水稻专家学者联名致电云南省政府办公厅,沉痛悼念李铮友先生。

长期从事水稻杂交育种研究的李铮友,是我国滇型杂交水稻育种研究的创始人,是高原水稻杂交育种研究和优质水稻育种的主要奠基人。身为四川高县人的他,早年毕业于西南农学院农学系。历任云南农业大学讲师、教授和全国政协委员,为中国致公党第十、十一届中央常委。1969年他育成中国第一个水稻雄性不育系滇1型粳稻红帽缨不育系。在1978年全国科技大会获得了个人奖和集体奖,1983年获云南省劳动模范称号。后任云南省副省长,省人民政府咨询委员会主任,省科学技术协会主席、名誉主席。2009年6月退休。著有《滇型杂交水稻》。

至今让人难忘的是,他育成了我国第一个水稻细胞质雄性不育系,通过籼粳搭桥人工创造出了恢复系,实现了高原粳稻的“三系”配套。通过实行开放育种,滇型不育细胞质被其他省区引用,为我国杂交粳稻在多个省区应用奠定了基础。李铮友最早提出的粳稻高产株型育种模式,让云南粳稻摘去低产的帽子,为高产品种选育奠定了基础。他还为云南水稻科研生产培养了大批人才。经过50年努力,育成的粳稻品种和滇粳杂交稻先后创造了水稻单产世界纪录。

在长期的科研实践中,李铮友从云南实际出发,对地方传统软米品种进行了系统改造。在20世纪70年代,他率先利用国际稻(IR系列)对云南地方传统软米品种进行杂交改良,育成了一批香、软、糯、紫云南名特优籼稻品种,如“滇屯502”“滇陇201”“滇瑞408”等,在省内外大面积推广应用,至今仍是云南特优香软米品牌“遮放贡米”等的主要原料品种。

正由于他对我国杂交水稻的发展及云南水稻科技的进步作出了重要的贡献,1978年李铮友与袁隆平同期荣获全国科学大会奖,并荣获第五届袁隆平农业科技奖。滇粳杂繁育技术已成为引领国内外粳杂育种的特色鲜明的一面旗帜,得到了国内外水稻同行的普遍认可和高度关注。

“开滇杂先河一代宗师粮安天下 创育种新路万众敬仰惠泽苍生”,这是国内外众多水稻界专家献给李铮友的挽联。云南农业大学稻作研究所发文悼念说:“李铮友老师为我们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和物质财富,老师一路走好!”

(本报记者 任维东)

 
特别声明:本文转载仅仅是出于传播信息的需要,并不意味着代表本网站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站转载使用,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作者如果不希望被转载或者联系转载稿费等事宜,请与我们接洽。
 
 打印  发E-mail给: 
    
 
以下评论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科学网观点。 
���� SSI �ļ�ʱ����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利用量子精密测量技术开展暗物质搜寻 天文学家找到最小恒星了吗
超大容量变速抽蓄工程进入机电安装阶段 问答之间 | 如何开展科研之路
>>FC碰碰胡老虎机法典-提高赢钱机率的下注技巧
 
一周新闻排行 一周新闻评论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
 
论坛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