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教育部科技司、中关村管委会联合发布《关于促进在京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实施方案》(以下简称《实施方案》),将在12家高校率先建设技术转移办公室,并通过强化政策先行先试,支持高校探索成果转化的有效路径和机制。
一直以来,高校老师既要教好课,又要搞科研,高校对这两项职责都有相关规定。但对于科研成果转化,大部分教师既没有时间,也缺乏相关市场化运作的意识和能力。大学的科研成果转化一直缺少一个富有经验的专门转化机构。
对此,教育部科技司司长雷朝滋表示,该方案旨在促进在京高校科技成果转化与加快推进北京全国科技创新中心建设有机结合,发挥在京高校科研优势和中关村示范区突出承载作用,聚焦科技成果转化全链条关键堵点,着力搭平台、抓对接、强激励、建机制,力争探索出一套部市深度合作、校区高度协同、成效作用显著的科技成果转化工作体系与机制。
高校技术转移办公室:让专业人做专业事
“目前,科技成果转化大的体制机制障碍已经破除,但许多高校内部仍缺乏统一协调、运转高效的工作机制,急需整合校内相关部门的职能,设立专业化科技成果转化服务机构。为此,《实施方案》提出试点建设高校技术转移办公室。”雷朝滋说。
在北京理工大学技术转移中心副主任陈柏强看来,当前高校成果转化存在两个“一公里”难题:因科研成果转化机制不完善、科研人员成果转化积极性不高等原因导致大量专利被“束之高阁”的“最先一公里”问题;科研成果转化的市场体系和服务体系不完善,使得科研成果难以走出“高墙”的“最后一公里”问题。
《实施方案》提出,先期联合遴选15所在京高校,试点设立高校技术转移办公室,集成科技成果统计汇总、分析评估、转化服务等职能,形成功能完备的校内科技成果转化服务平台。“让专业人做专业的事,把科学家解放出来,也让科学家利益得到相应的体现。”中关村科技园区管理委员会主任翟立新表示。
如何体现专业性?清华大学技术转移研究院长金勤献认为,高校技术转移办公室的核心职能就是搭建从技术到产品,从概念到原型的孵化全链条,加深科研人员、企业家、投资人、技术经纪人的沟通交流,实现各方的价值最大化。
事实上,有获得感的不仅仅是高校,此次牵手北京交通大学的北京和利时系统工程有限公司便找到一个与心仪高校深度合作的机会。公司董事长邵柏庆告诉科技日报记者,将以协同创新中心为平台,向高校科研人员开放内部资源、发布需求、提供配套保障,并通过共享、授权或分拆等方式实现成果转化落地。
高校概念验证中心:跨越“死亡之谷”的新尝试
建立在京高校概念验证中心是《实施方案》的又一亮点,将有望引导企业和资本早期介入高校的研发活动,解决一直以来资本不投早期的问题。
金勤献告诉记者,早在1998年,埃勒斯提出在基础研究与企业进行的产品开发之间有一条“死亡之谷”,如何跨越“死亡之谷”,美国和其他国家进行了很多探索并取得明显效果。“概念中心的主要职能就是弥补大学研究与天使投资、风验投资资助的新创企业之间空白。”
陈柏强也认为,在概念验证中心中,高校、企业、投资机构和孵化器都能找到各自的位置。“参与成果转化的专业孵化器、种子基金、成果推广平台和企业,统筹纳入到转化的全链条中,形成了从成果产出到产品形成,企业创办、资金扶持、再到线上线下销售的全链条转化模式。
“未来,中关村管委会将与教育部科技司一起,以落实《实施方案》为抓手,推动高校、分园、企业、孵化机构等开展深度合作,为高校成果转化提供更好服务,为各方开展对接创造更好条件,进一步推动高校发挥在科学研究和服务经济社会发展方面的重要作用,促进企业、孵化器等提升科技创新和服务能力。”翟立新说。
特别声明:本文转载仅仅是出于传播信息的需要,并不意味着代表本网站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站转载使用,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作者如果不希望被转载或者联系转载稿费等事宜,请与我们接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