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沈春蕾 来源:中国科学报 发布时间:2018/5/14 9:16:20
选择字号:
医学影像助力眼病诊疗

 

■本报记者 沈春蕾

神经眼科病变常导致失明和神经功能损害,引起重大社会卫生问题。来自首都医科大学和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以下简称自动化所)的两支团队就此展开攻关,共同参与了“神经眼科的影像体系创建与推广”项目。

在近日教育部公布的2017年度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科学技术)授奖项目中,上述项目荣获高等学校科技进步奖一等奖。

项目参与者、自动化所研究员何晖光在接受《中国科学报》记者采访时表示:“自动化所团队作为项目主要技术支持方,与临床医生一起致力于神经眼科的特异性影像技术创新,取得了一系列成果。”

结识科技新星

2007年,何晖光获得北京市科技新星计划资助。在参加科技新星的交流会上,何晖光结识了同仁医院的艾立坤博士,双方开始着手合作研究弱视对大脑的结构和功能的改变。

“当时,由于需要从神经影像的角度来进行研究,于是认识了时任同仁医院影像中心主任的王振常教授、副主任鲜军舫教授(也是科技新星)。”何晖光回忆道,我们从此开始了长达10余年的合作。

“同仁医院以眼科闻名,我们团队又对视觉研究有兴趣,合作率先选择了神经眼科方面的研究。”何晖光说,“从自动化所的角度出发,我们是研究医学图像处理与分析的方法,但是方法的验证需要医院的数据支持。”

何晖光团队与同仁医院团队的合作,不仅收获了影像专家,还收获了临床眼科的专家。“影像专家为我们提供影像数据,眼科专家提供临床资料和眼科方面的知识,我们则负责研究算法,三方优势互补,形成了紧密合作的团队。”

神经眼科是眼科、神经科等专业密切相关的新兴交叉学科。“一直以来,由于检查手段局限,神经眼科诊断困难,难以实现精准治疗。”何晖光解释道,“医学界缺乏对常见神经眼科疾病全脑改变及其发生机制的认知,导致学科发展缓慢。”

针对上述问题,“神经眼科的影像体系创建与推广”项目组历经二十年研究,构建了神经眼科疾病临床—影像大数据库,从解决关键科学问题入手,并基于新理论、新技术、新策略逐步创建了我国神经眼科影像体系,搭建了神经眼科疾病的影像研究平台。

据悉,项目主要完成人包括王振常、鲜军舫、何晖光(第三完成人)等,首都医科大学为第一完成单位,自动化所为第二完成单位。

开展临床合作

“视觉与脑功能上存在密切联系,但一直缺乏有力研究手段明确两者之间的复杂交互关系。”何晖光指出,“MR(磁共振)功能成像是一种探索视觉与脑功能相互影响的新方法,项目团队利用多模态影像技术,首次提出青光眼为全视路、多网络神经损害;首次证实先天复杂性斜视仅为核下性异常。”

由于神经眼科跨区域的解剖结构性质,尽管主要症状仅为复视/斜视、视力下降/失明,但其病变的发生部位和病因学却复杂多样。项目团队以症状为导向,利用影像手段,全面评价神经眼科的精细解剖结构及所在区域的相关病变势在必行。

何晖光说:“本项目通过对2550例病例的系列研究,创建了不同症状导向的病变影像侦查策略,使视力下降/失明的病因检出率达76.5%,复视/斜视病因检出率达到75.8%。”

此外,何晖光团队就神经眼科的特异性影像技术进行创新:首创了外侧膝状体形态及体积的MR(磁共振)成像方案;创建视觉通路多参数定量分析方法,攻克隐匿性病变评估难题。

以王振常为首的项目团队还建立了国内样本量最大的神经眼科疾病临床—影像大数据库,明确了神经眼科疾病谱系,从临床症状、影像技术、疾病种类等多维度进行系统性数据挖掘、研究,逐渐创建了视力下降/失明、复视/斜视影像学评估体系。

人才及成果

该项目还培养了一批人才,包括北京学者1名、北京市领军人才2名、北京科技新星7名、研究生94名等。

目前,项目的成果已经发表了SCI论文30余篇,并在全国20多家三甲医院推广应用,主要创新点写入了中华放射学分会于2006年、2007年分别制定的《头颈部CT、MR 扫描规范指南》、人民卫生出版社的全国高等学校规划教材,以及相关专业著作等。

项目执行期间,先后主办了30余次全国性专题学术会议、66次国家级继续教育学习班,每年在全国各级学术会议和学习班进行专题讲座百余次以上,在全国的进一步推广普及取得了显著效果。

《中国科学报》 (2018-05-14 第6版 院所)
 
 打印  发E-mail给: 
    
 
以下评论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科学网观点。 
���� SSI �ļ�ʱ����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利用量子精密测量技术开展暗物质搜寻 天文学家找到最小恒星了吗
超大容量变速抽蓄工程进入机电安装阶段 问答之间 | 如何开展科研之路
>>FC碰碰胡老虎机法典-提高赢钱机率的下注技巧
 
一周新闻排行 一周新闻评论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
 
论坛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