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国科学报 发布时间:2018/5/17 8:28:30
选择字号:
粮食生产出路在科技

 

粮食生产根本在耕地,命脉在水利,出路在科技,动力在政策,这些关键点要一个一个抓落实、抓到位,努力在高基点上实现粮食生产新突破。

——在河南考察时的讲话(2014年5月9日~10日),《人民日报》2014年5月11日

学习札记

根据《国家粮食安全中长期规划纲要(2008~2020年)》,2020年我国粮食综合生产能力要达到5400亿公斤以上。要实现这个目标,从一个科技工作者角度考虑,我想结合近十年提出与实施的“渤海粮仓科技示范工程”谈几点体会。

我国耕地资源有限,且一半以上为中低产田,是粮食增产的新空间。继中国科学院黄淮海平原中低产田治理之后,我们瞄准了环渤海低平原区5000万亩的新空间(包括4000万亩的中低产田和1000万亩可开垦的盐碱荒地),预计经过改造有50亿公斤粮食的增产潜力。

针对环渤海区淡水资源匮乏和土壤瘠薄盐碱两大制约因素,我们开发了耐盐小麦玉米品种、微咸水灌溉和使用微生物有机肥改良盐碱土等技术措施,受到当地农民和政府的欢迎。据此,2013年国家启动实施了“渤海粮仓科技示范工程”项目,2016年工程被写入中央一号文件全面推进。

工程分两期实施,第一期到2017年增产粮食30亿公斤,2016年已增产25亿多公斤,增效30多亿元,将按期完成任务。通过项目实施,培育带动了种业、畜牧养殖业、农产品加工业和农业服务业等发展,变粮食生产为粮食产业,促进了“一二三”产业的融合。

通过渤海粮仓的实践,我们深刻地认识到,习近平总书记所谈“粮食生产根本在耕地,命脉在水利,出路在科技,动力在政策”和“在提高粮食生产能力上开辟新途径、挖掘新空间、培育新优势”的深刻含义,进一步增强了我们为国家粮食安全作贡献的信心、主动性和使命感。——李振声

李振声,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研究员。主要从事小麦遗传与远缘杂交育种研究。

融会贯通

中国以不到全球9%的耕地和6%的淡水资源养活了全球近21%的人口。“十二五”期间,我国粮食实现了“十二连增”,但是这样的发展主要靠的是资源的大量消耗和农药化肥的高强度使用,农产品科技含量普遍偏低。要改变中国粮食产业的这个现状,必须依靠“科技兴粮”。只有依靠“科技兴粮”,才能突破农业资源约束,进一步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只有依靠“科技兴粮”,才能充分利用粮食资源,进一步提高粮食储存、物流和加工的现代化水平;也只有依靠“科技兴粮”,才能健全现代粮食市场以及物流、储备体系,进一步提高粮食质量安全水平。

要实现“科技兴粮”,就得把自主创新能力的提升作为粮食科技工作的核心。首先,要加强原始性创新、集成创新,在关键技术问题上能取得突破,在成果转化应用中能获得实效。其次,重视体制和机制创新,加强产学研的有机结合,将科技研发、成果转化与科技服务结合起来。同样不能忽视的是,探索“科技兴粮”的发展之路,离不开高水平的农业科技队伍。因此,还需要努力构建良好的粮食科技人才工作环境,建设和完善有利于充分发挥人才作用的管理制度。

(本报记者胡珉琦整理)

《中国科学报》 (2018-05-17 第1版 要闻)
 
 
 打印  发E-mail给: 
    
 
以下评论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科学网观点。 
���� SSI �ļ�ʱ����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利用量子精密测量技术开展暗物质搜寻 天文学家找到最小恒星了吗
超大容量变速抽蓄工程进入机电安装阶段 问答之间 | 如何开展科研之路
>>FC碰碰胡老虎机法典-提高赢钱机率的下注技巧
 
一周新闻排行 一周新闻评论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
 
论坛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