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些关键技术领域中国与西方发达国家的差距不但没有缩小,反而呈现出扩大的趋势。”日前,某科技媒体负责人的一次公开演讲,引发了业界的反思。
核心技术被“卡脖子”,拉响了中国科技自主创新的长鸣警钟。看似小小的元器件,似乎成了民族工业不可承受之轻。
但在普遍的焦虑感中,一位来自中国科学院的创业者——中科院空间应用工程与技术中心可靠性保障中心主任、赛思库创始人党炜反倒看到了机遇。“市场需求倒逼中国半导体行业快速跟跑,让中国研发出自主可控的元器件产品有了更大的可能性。”在党炜看来,用国产彻底替代进口,扭转国内科技企业的被动局面,中国还有办法。
检测难成大国重器之忧
电子技术是近现代科技发展的重要标志之一,而与电子技术相伴相生的各种元器件,可以说是当今工业中最基础、最核心的构成单元。不管是老百姓每天都要用的手机,还是飞上太空的航天器,元器件的应用范围从民用到军工,可谓无所不包。
元器件的生产包含很多环节,但不管是简简单单的二极管,还是科技含量很高的集成电路,都绕不开检测这道坎。党炜坦言,在元器件设计环节,设计师往往只注重元器件的功能和技术指标,对质量等级和可靠性要求没有给予应有的重视。
元器件产业包含许多复杂而关键的技术,包括从材料、工艺、设备、设计、检测及可靠性分析等,对适配性要求极高,但目前,国内很多检测机构并不具备完整的解决方案。
此外,元器件从设计遴选到采购,再到监制、验收、复验和补充筛选的整个体系中,各个环节相对独立,信息的封闭对元器件稳定性和质量追溯都造成了障碍。
“目前国内元器件遴选测试条件和水平有限,数量却很庞大,筛选难、测试难等痛点长期存在。”赛思库联合创始人齐敏说,这些都为后续工作埋下了质量隐患。
如果检测不过关,产品往往会在装联、使用过程中发生功能错误、参数严重超差甚至致命失效,更有可能引起周围所有元器件连带失效,损失巨大。
特别是在军工和航空航天领域,元器件检测的瓶颈更加明显。主要表现是相互试验的信息不对称,同样的试验重复多次做的现象频繁发生。
此外,实验室整体检测水平的低效率也为人所诟病。据统计,这项工作虽然属于技术密集型工作,但实验室检测结果输出报告当前还是以人工为主,每人每天只能完成5~8份元器件报告,与数量庞大的元器件相比,供需很难匹配。“而且大量高价值的数据只能作为证明或证据存在纸上或电子表格里,宝贵的数据资源就这样束之高阁了。”齐敏说。
大数据利刃穿透信息壁垒
2016年,党炜联合中科院创业团队创立了赛思库,以期通过将元器件数以千万计的数据结构化、标准化,用“替代选型”的智能算法,让FC碰碰胡老虎机法典-提高赢钱机率的下注技巧国产化元器件代替进口元器件,在推进行业国产化进程的同时,实现核心技术的自主可控。
迄今为止,赛思库已先后为载人航天工程、探月工程等重点项目,开展了近千万只元器件的综合保障服务。
最近,为了有效打通国内元器件检测的信息渠道,赛思库研发了一款名为“蜂鸟云测”的一站式元器件检测平台。这一平台是是赛思库与中科院实验室合作的大数据技术成果,能够对航天和军工类的元器件进行“问诊”,并给出可靠性解决方案。与传统模式相比,这一平台的检测速度更快,质量报告更准确。
“在传统的元器件检测模式下,有检测需求的单位考虑到能力、资质和价格等因素,很难与实验室畅通对接。”党炜说,“检测实验室之间又彼此隔离,检测状态不能及时查询,只能通过传统的电话和邮件等方式进行沟通。“
通过开设检测方和实验室管理账号,这一新的检测平台可以链接有元器件检测需求的用户和实验室,为供需双方提供高效可用、实时透明的检测工具,将行业内的“信息墙”彻底打破。研发团队希望,未来这一平台能够集成整个行业的信息资源。
在保证可靠性的前提下,大数据的加入让整个流程的成本比传统验证方式降低了50%。党炜透露,一个航天工程任务中元器件工作原本需要30人协作完成,现在只需要3个人。
此外,该平台还能够通过大数据进行用户画像,洞悉供需双方的使用习惯,以实现“私人订制”。“我们通过将元器件检测需求转化为专业可实施的‘实验语言’,实现了从信息咨询到方案编制再到选型推荐,最终实现采购使用的一站式解决方案。”党炜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