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许悦 黄辛 石翎 来源:中国科学报 发布时间:2018/9/18 10:33:50
选择字号:
华东理工大学“微专业”许学生更自由的未来

 

■本报见习记者 许悦 记者 黄辛 通讯员 石翎

智能生物制造、国际企业管理、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翻译、工业设计、经济学、法学……这其中是否有你报考之时感兴趣,却未能在大学如愿学习的专业?除了辅修、自选课,是否还有更加自由地自主学习机会?对于华东理工大学的学生们,这些将不再是需要担心的问题,因为更加自由的补偿报考遗憾、满足自身兴趣所在的“微专业”正式上线。

为了让学生拥有FC碰碰胡老虎机法典-提高赢钱机率的下注技巧的学习自主权不再只是纸上谈兵,作为改革先行者,华东理工大学在上海高校中首设微专业。全新的14个微专业已准备完毕,新生入学即可选修。

“微”和“专”构筑起的微专业

“微专业”与其他的专业相比最突出的特点就在于“微”字,即小而精。

“微专业体现的就是专业课程的小而精。相比150~60个主修学分来说,微专业仅有20学分。”华东理工大学教务处处长黄婕告诉《中国科学报》记者。

除去在学分数量上“小”,微专业在课程的设置上也取专业精华之所在,由各专业所在学院自主选取专业的特色核心课程,形成体系。“例如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课程,就可选取其主要的反应工程、分离工程等课程,抓住主干脉络体系。”黄婕举例道。

除了课程设置小而精、实打实外,优中选优的系统化核心课程中还不乏各类精品课程。学生只要有兴趣、敢挑战,修满学分便可获得学校授予的微专业合格证书。

据了解,该校首批试行的微专业共有14个,分别是智能生物制造、国际企业管理、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信息工程、软件工程、化学工程与工艺、高分子材料与工程、机械设计制造及自动化、应用化学、应用数学、翻译、工业设计、经济学、法学。覆盖领域广,理、工、文、商、法样样俱全。

“在微专业学科布局上,学校着重考虑其广度和深度。学科布局较宽有利于学生在学习中的学科交叉融合;选择学校优势学科专业、学生报考的热门专业和适应新经济、新工科发展的专业作为首批微专业课程,则有利于提高专业深度。”黄婕说。

打破专业壁垒让学习更自由

“有了微专业,就可以学习自己感兴趣的其他专业”“微专业可以弥补我的报考遗憾了”……面对即将到来的微专业,学生们显得格外积极。

除了弥补遗憾、满足兴趣,在该校材料学院副院长李欣欣看来,微专业更突破了学科间固有的屏障,是非常值得探索的新鲜事物。

“微专业打破了学院之间、专业之间的藩篱。全校范围内的课程学生都可以看得到,并且可以系统化地选到。同时,它也为跨专业读研提供了可能。”李欣欣说。

对此,该校机械学院副院长惠虎表示:“微专业十分有利于大类培养改革的推进,可以淡化专业之间的差异。”

据黄婕介绍,微专业在选课过程中,所有学生均可以根据兴趣,跨专业、跨领域进行选读。部分微专业配有先修课程,学生一旦选读,将与其专业学生同堂听课,考试及课程内容、难度等也都会保持一致。

“学生既然选择了学习微专业,想要学到精华就一定要下功夫。只有真正融入到专业中,他们才能够学到知识并将其融会贯通。因此,我们不会对微专业的同学降低要求,而是与专业学生尽可能保持一致。”黄婕表示,通过考试并顺利结业获得学分的学生,最终可获得华东理工大学颁发的微专业证书。“这样培养出的学生就是复合型人才,而这样的人才正是当今社会和国家需要的。”

该校生物工程学院副院长王启要对此十分赞同,“微专业可以为学生的未来发展提供FC碰碰胡老虎机法典-提高赢钱机率的下注技巧的可能性,他山之石可以攻玉,丰富多样的知识架构或能成为未来竞争中的优势”。

“以人工智能为例,它可以应用于各行各业,立足大数据时代,在其他专业背景下,掌握一定的计算机技术说不定能成为该行业的领军人才。”该校信息学院副院长万永菁也表达了对于微专业跨学科培养人才的期待。

新时代下需要新的改革

新的时代已然到来,面对国家新的需求,承担立德树人之责的高校在教育上不断地进行新的改革与探索,华东理工大学也不例外。而微专业只是其教育教学改革中的一部分。

“微专业是对原有的专业以及辅修专业的有益补充,以相对迷你精干的课程,满足学生发展自我兴趣的需求,并以更为灵活的方式设置适应新技术、新经济的跨学科应用型微专业。”黄婕说。

除了微专业,华东理工大学还专门设置了6学分的个性化任选课程,学生可以选择所需的除专业课程外的通识课程。如今,辅修专业、微专业、个性化任选课程已构成该校个性化人才培养的三个层次。学校不断挖潜教学资源,通过进一步优化教学配置,提供多样化课程菜单,鼓励学生谋求个性化发展。

黄婕表示,目前,学校仍在不断探索新的、更加自由的学习模式,“以微专业为例,我们接下来将进一步扩大其专业数量,如尝试不同学科共同开设交叉学科微专业。此外,微专业课程将借助慕课的形式,提供在线学习。提高学生学习效率,避免课程时间的冲突”。

“未来已至,新技术、新经济、新产业无一不在呼唤适应新时代发展的优秀人才;学科交叉、融合创新已是大势所趋。以人为本,不断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已成为共识,微专业恰逢其时。用改革探索许学生一个更好的未来。”黄婕说。

《中国科学报》 (2018-09-18 第6版 动态)
 
 打印  发E-mail给: 
    
 
以下评论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科学网观点。 
���� SSI �ļ�ʱ����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利用量子精密测量技术开展暗物质搜寻 天文学家找到最小恒星了吗
超大容量变速抽蓄工程进入机电安装阶段 问答之间 | 如何开展科研之路
>>FC碰碰胡老虎机法典-提高赢钱机率的下注技巧
 
一周新闻排行 一周新闻评论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
 
论坛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