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连栽代次增加,桉树人工林林下植物功能群退化。图中R1-R6分别为第1代桉树人工林至第6代桉树人工林。温远光供图
近日,农林科学和环境科学领域顶级期刊《土地退化与开发》在线发表广西大学林学院教授温远光团队的最新研究成果。该研究基于我国桉树主要种植区广西、广东、海南第1~6代桉树人工林的216块调查样地,首次在区域尺度上揭示了短周期高代次纯林连栽中,高强度干扰、高投入和高污染的传统营林方式对林下植物多样性、土壤养分和桉树生长造成了长期的负面影响。
论文第一作者、广西大学林学院周晓果博士告诉《中国科学报》,与碳、磷循环相关的土壤养分含量的变化及土壤总氮、有效磷含量的降低导致林下植物功能群退化,表现为低代次(第1、2代)林下植物以木本植物功能群为优势,中代次(第3、4代)以禾草植物功能群为优势,而高代次(第5、6代)以入侵植物功能群为优势,林下为鬼针草、飞机草、阔叶丰花草等某一入侵植物为优势的单优植物群落。
该研究结果表明,林下木本、禾草植物功能群的退化以及氮、磷循环的降低导致了桉树林下严重的外来植物入侵。与此同时,与第1代林分相比,第6代的林分蓄积量降低52.60%。长此以往,将危及区域生态安全、土壤安全和国家木材安全。
论文通讯作者温远光认为,必须转变现行的高强度干扰、高投入、高污染的传统营林方式,采取低干扰、低投入、低污染的生态营林方式,由短周期纯林连作的林分经营转变为短中长周期循环混交轮作的景观经营,以提高植物多样性、修复土壤质量并抵御外来植物入侵,实现高产量、高价值、高效益的生态营林效果。该研究成果对于桉树生态营林和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的实践指导意义。
该研究得到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西重点研发计划项目等资助。
相关论文信息:https://doi.org/10.1002/ldr.3449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科学报、科学网、科学新闻杂志”的所有作品,网站转载,请在正文上方注明来源和作者,且不得对内容作实质性改动;微信公众号、头条号等新媒体平台,转载请联系授权。邮箱:
[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