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黄辛 来源:科学网 发布时间:2019/9/2 18:45:21
选择字号:
中国化学会全国有机化学学术会议在上海科技大学举行


 

8月31日至9月3日,以“合成创造美丽世界”为主题的中国化学会第十一届全国有机化学学术会议在上海科技大学举行。本届会议由中国化学会主办,中国化学会有机化学学科委员会、上海科技大学和中国科学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联合承办,报名参会人数创新高

有机合成化学所创制的化合物被广泛应用于制药、生物医疗和新材料的发掘等领域。优越的合成方法能大大改进制造工艺,降低制造成本,取得更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中国化学家在这些领域的研究近年来取得了引人瞩目的成绩,在某些领域已取得“点”的突破。

“全国有机化学学术会议”每两年举办一次,这次会议内容不仅涵盖了传统的合成化学,还包括追求绿色过程的催化,应用前景不断拓展的有机功能材料化学,针对疾病生成机制和诊断的化学生物学中的新技术和新方法,基于结构生物学的药物化学研究,复杂活性天然产物的全合成等等,均是当今有机化学与其他学科不断交叉与融合的前沿方向。

会议包括12场大会报告、20场专题特邀报告、160场分会邀请报告、116场口头报告和300多份墙报展讲。参加大会的包括1名诺贝尔奖获得者,10名两院院士,68名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和长江特聘教授,80多名优青和获得者等近2700位专家学者和学生。

上海科技大学副校长兼教务长印杰教授代表上科大欢迎远道而来的各位院士和嘉宾,并简单介绍了上海科技大学的发展历程以及参与国家重大科研项目的相关情况。上海科技大学已选聘222位常任教授和293位特聘教授在内的515位教授,其中包括诺贝尔奖获得者4位、中国科学院院士32位、中国工程院院士3位、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9位、美国人文和科学院院士6人、英国皇家学会院士3位和“杰青”99位。上海科技大学与中科院上海分院的科研院所等单位合作,负责或参与多项大科学装置的建设,力争为上海科创中心建设作出重要贡献。目前,在上科大校园一公里半径范围内已建和在建的国家级科学设施有上海光源、国家蛋白质设施(上海)、上海软X射线自由电子激光装置、上海硬X射线自由电子激光装置和上海超强超短激光实验装置等。

大会学术委员会主席、中科院院士、上海交通大学常务副校长丁奎岭教授在致辞中阐明了有机化学学科的重要意义以及中国科学家在有机化学领域取得的成就。他表示,国内有机化学学科发展迅速,中国科学家在化学生物学研究、新药分子发现、新材料创制、大宗化学品的绿色制造方面不断取得重大突破,一方面注重科学上的交叉、原创、学术上的不断追求卓越和优雅,同时也十分注重研究成果的转化,投身国民经济的主战场,为可持续的化学、医药、材料等工业的发展作出了可圈可点的贡献。一批新颖结构的配体应用于系列有机化学反应的高效转化,并不断被国内外的学者频繁应用于他们的研究工作或者被企业应用于工业过程,比如周氏催化剂、冯氏配体和Ullmann-Ma 反应,都是我国有机化学家杰出的代表成果,以及中科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研究员马大为成为获得美国化学会 Arthur Cope Scholar Award 殊荣的首位大陆学者。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化学科学部常务副主任陈拥军在大会发言中指出,从2019年起基金委开始试行分类评审,学部将对人才类项目评审提出更高、更严格的要求。在遴选标准上倡导“独立的研究工作”和 “独特的研究方向”,鼓励创新,避免同质化。未来的人才选拔将继续坚守且更关注这两个方面,旨在更准确地遴选优秀候选人。他希望年轻学者应具备良好的学术规范和心理素养,敢于接受批评意见,潜心研究,强化使命感和责任感,勇于担当。

中科院上海有机所的兼职教授、诺贝尔奖获得者Karl Barry Sharpless教授亲临会场,为与会者带来新一代点击化学在药物发现领域的突破性进展。Sharpless曾于2017年获得“中国化学会荣誉会士”称号。夏普利斯不对称双羟基化反应与夏普利斯不对称环氧化反应,是现代有机合成中最重要的反应之一,也正是因为这一贡献,Sharpless获得2001年诺贝尔化学奖。“点击化学”是由Sharpless在1998年首次提出并在2001年进一步完善的一个合成概念,已被广泛应用于有机化学、聚合物材料合成、生物分子标记、抗体修饰、药物开发等一系列重要的研究和生产领域,拥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马大为作了题为《发展高效方法,提高合成价值》的主题报告。他在报告中指出,在过去半个世纪里,有机合成化学得到了迅猛的发展。各种新反应不断涌现,对于复杂天然产物的全合成似乎也变得不再困难。但是具体到一些常用的转化方式和功能分子的合成,还是缺乏更高效的催化体系和合成方法。他的报告聚焦如何利用对于两类生物碱的合成和铜催化偶联反应的研究为例,说明发展更高效的合成方法的重要性。

中国科学院院士、华东理工大学田禾教授在大会上作了关于振动诱导发光在机理理解和应用方面的最新进展的精彩报告。振动诱导发光是由我国科学家最先提出的原创性概念,开辟了有机发光材料的一个新领域。其理论价值和应用前景吸引了各国科学家的广泛关注和积极研究。该项研究不仅在机理方面提供了一类新的分子材料发光机制,在应用方面也展现出许多独特之处。田禾院士的报告展现了分子光电材料的发展趋势和广阔的应用前景。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中国女科学家在化学领域树立成就。来自香港大学的任咏华教授在2001年38岁之际,成为当时最年轻的中国科学院院士。她在大会上介绍了基于金属有机络合物和分子单元的超分子组装和纳米结构构建,并讲述了它们在功能材料领域的广阔应用前景,包括生物探针、有机光电器件和忆阻器等方面。

同时,为庆祝“国际女化学家年”,本届会议特设“美丽女化学家”专题论坛,以“化学因‘女’而美丽”为主题,邀请了多位知名高校的杰出女性教授分享了一系列前沿的科研成果,并围绕女性科研工作者职业发展等话题举行了由清华大学李艳梅和东北师范大学的张前教授共同主持的“圆桌论坛”。

会议还特别关注了近年来年轻学者的出色工作,为加强青年学者的相互交流,设立“青年化学家”专场,报告精彩纷呈,各种独特设想激发与会者热烈讨论。

 
 打印  发E-mail给: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利用量子精密测量技术开展暗物质搜寻 天文学家找到最小恒星了吗
超大容量变速抽蓄工程进入机电安装阶段 问答之间 | 如何开展科研之路
>>FC碰碰胡老虎机法典-提高赢钱机率的下注技巧
 
一周新闻排行 一周新闻评论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