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如今,核技术已经进入人们生活,在工业、农业、医学、环保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在此过程中,人们也在不断改变着对核的看法。
核工业,始终与祖国命运紧紧相连,是国家安全的重要基石。
今年1月15日是中国核工业创建65周年。65年来,我国核工业在原子弹、氢弹和核潜艇等方面,实现了核电自主化、系列化、规模化发展。“现如今,核技术已经进入人们生活,在工业、农业、医学、环保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中国广核集团有限公司核技术专员刘宝申说,“在此过程中,人们也在不断改变着对核的看法。”
技术不断提升 谈核色变已无必要
据刘宝申分析,此前人们“谈核色变”,主要源于原子弹、氢弹等毁灭性武器的强大威力及其爆炸后带来的可怕结果。如日本广岛、长崎曾经历原子弹轰炸,致使当地多年寸草不生、荒无人迹;而之后的日本福岛核泄漏事故,更加剧了人们的“恐核”心理。
“归根到底,这些恐惧心理可以理解为对核的不了解和对能源的认知不足。”刘宝申说,“很多人觉得核能很危险,往往会发出这样的疑问:‘既然我们有别的能源,为什么一定要用核能呢?’他们不知道的是,核能的应用在发展过程中已经逐渐变得很安全了。”
刘宝申以日本福岛核泄漏事故为例指出,该事故很大一个原因是核电厂的硬件设备一直没有更新换代、检修跟进滞后、安全意识不强。“我们不能因为一次事故而对核能持一种全盘否定、避之不及的态度。随着配套措施、手段的革新进步、核产品自身安全性能的不断提升,核能较之其他能源的优势就会日益显现。”
核能少投入多产出且又稳定的特点足以令其完胜风能、太阳能等清洁能源。从大气环境保护角度来说,核能的优异让其他能源难出其右,如核能发电产生的温室气体、有害气体远低于其他发电方式,产生的悬浮颗粒物更是几乎没有。
“核能就像一个生来强大的‘魔种’,在其成长过程中需要不断把控和矫正。在核能不断安全化的过程中,我们需要给核足够的时间和支持,也要给它FC碰碰胡老虎机法典-提高赢钱机率的下注技巧的耐心和信心。”刘宝申说。
应用领域拓宽 核产品深入人民生活
除了核电、核武器之外,核技术还有更广阔却不为人所熟知的“用武之地”。“如果将核能与核动力喻为核领域的‘重工业’,同位素与辐照技术等非动力核技术就是核领域的‘轻工业’。”刘宝申比喻说。
提到杀菌,人们往往会想到各种药剂或是紫外线,殊不知核产品却是这方面的“行家”。为杀灭炭疽菌,我国自行开发研制了自屏蔽式电子束辐射灭菌加速器。加速器电子枪发射出高功率的核能电子束,当传送带上的被照射物品通过高能电子帘辐射区后,被辐射物品中的生物细菌就会被全部杀死,经过处理的物品不会残留任何放射性。
而以核技术为基础的示踪技术,将放射性同位素作为示踪剂,用以了解人们看不见、摸不着的一些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目前,示踪技术在化工、石油、水利等众多领域发挥了重要作用。
我国每年要花数千万元用于长江口泥沙的疏浚,为了解泥沙的运行规律,技术人员在长江上游投放含钪-46同位素的石英砂,然后用闪烁探测器进行跟踪观察,为长江口深水航道的治理与全天候深水航道的建设提供了重要技术数据。采用此项技术治理后,十万吨货轮可通过长江口直抵上海宝山钢厂码头。
更让人称奇的是,核技术近年已融入现代农业科技领域,成为支撑农业发展的重要技术手段之一,其中最重要的便是食品辐照加工技术。它是继食品罐藏加热、冷冻保藏技术之后,又一种食品加工新技术。1984年以来,我国开始辐照大蒜、马铃薯、洋葱、白薯酒和肉制品。目前全国已有28个省、市、自治区200多个单位分别对200多种食品进行了辐照保鲜、杀虫灭菌、改善品质方面的研究,国家已批准18种辐照食品上市,年辐照食品总量达10万吨,居世界第一。
在医疗卫生领域,核技术质子治疗利用质子束精准的传输特性,为患者的治疗方案进行“量身定制”。通过精密仪器将照射剂量精准定位在肿瘤位置,犹如“深水炸弹”在到达一定深度接近目标时“定点爆破”。
此外,核技术还可以应用于放射性药物制造领域。目前我国已形成了一整套放射性药物的研发体系。
相关链接
我国始终把核安全放在首位
1954年秋,一块产自广西的铀矿石被带进中南海,这块矿石被誉为我国核工业的“开业之石”。
从核弹、核潜艇到核电,从国防建设到服务经济社会,多年来,我国走出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核工业发展之路,也始终将核安全放在首位。
65年来,我国从未发生二级及以上核安全事件,核材料保持“一克不丢、一件不少”的安全纪录,在工业安全中保持着领先的地位,其经验和成果也为世界核工业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
2019年9月3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发表《中国的核安全》白皮书,介绍了中国核安全事业发展历程、核安全基本原则和政策、监管理念和实践经验,阐明了中国加强核安全国际合作、推进核安全命运共同体的决心和行动。
中国始终坚持安全第一的核安全战略,实现发展和安全两个目标的相互促进,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五年规划总体框架下,每5年制定和实施核安全规划。当下正在实施的是《核安全与放射性污染防治“十三五”规划和2025年远景目标》。这个规划分析了我国核安全的形势和任务,阐明了核安全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明确了核安全的目标、重点任务、重点工程项目,是统领“十三五”各项核安全工作的总纲。
此外,中国也积极推动国际核安全合作和建立核安全国际合作体系。
近年来,我国陆续加入国际原子能机构和联合国有关核安全方面所有国际公约,包括《核安全公约》《及早通报核事故公约》等,履行国际公约所规定的义务,并积极参与交流与合作,与美国、法国、俄罗斯等国家以及“一带一路”新兴核电国家建立密切联系,签订了50多份核安全合作协议,加强专家交流、技术合作、高层互访。
中国依托国家核与辐射安全监管技术研发基地和中国核安保中心,为发展中国家开展核安全相关的培训交流活动提供平台,提升各国安全水平、安全能力,分享中国的安全经验。通过这些工作,有力地推动了全球核安全水平全面持续提升。
特别声明:本文转载仅仅是出于传播信息的需要,并不意味着代表本网站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站转载使用,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作者如果不希望被转载或者联系转载稿费等事宜,请与我们接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