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南通理工学院以科研反哺教学—— |
“不能用过去的技术教今天的学生应对明天的问题” |
|
不久前,南通理工学院“紫琅工控”学生团队再添一项发明专利和四项实用新型发明专利。至此,这个由电气与能源工程学院16名学生组成的团队在校期间已获得22项授权专利。这群具有较宽创新视野和较强动手能力的南通理工学院大学生,在与双一流高校大学生同台竞技中充满自信。作为一所应用型本科院校,南通理工学院如何打通科研与教学的关系,把科研优势反哺到教学中?近日,记者来到南通理工学院,听该校办学人陈明宇谈变化、谈坚守、谈未来。
“南通理工学院不是研究型大学,但是我们也要搞研究。”谈及应用型高校科研定位,陈明宇认为地方性应用型本科院校中的“应用研究”不是纯研究,也不是简单的重复劳动,而是重点培养学生的工程能力与工程素养,增进学生对研究过程的了解,并将研究成果应用到产业发展中去,为地方政府、企业提供科研服务与技术支持。
近年来,学校积极与中天钢铁集团有限公司共建校企合作平台;与江苏苏中建设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合作建立“苏中建筑产业学院”;与江苏宏德特种部件股份有限公司合作创建“宏德智能制造学院”……截至目前,学校已与192家企业开展多层面多维度合作,承接企业委托研究项目84项,科技成果转让43项。
“民办高校之间的竞争,归根结底是教师教学和科研水平的竞争,是人才的竞争。”陈明宇表示,有力、得当的激励与保障措施对教师参与科研反哺教学是非常必要的。学校利用市场杠杆原理,在全国民办高校率先使用“期权”,用“未来的钱”激励当前,用科研积分激励教师重视科学研究。5年来,学校已拿出806万期权奖励教师开展科学研究。
“一名优秀的教师必须‘教学’‘科研’两条腿走路,注重以教学促进科研,以科研反哺教学。”陈明宇说,除了成立教授博士工作室,学校还充分利用企业资源,选派教师下企业实践锻炼,组织教师与企业联合开发教学案例,让工程实际问题走进课堂。
谈及科研如何反哺教学,陈明宇告诉记者,主要是将科研资源用于教学,科研能力强的优秀教师直接指导学生。2017年,学校投入25万经费与南通安装集团合力打造校企合作平台——BIM工程中心。中心刚成立不久,便与企业共同承接南通市第二人民医院智慧医院66万元“智医谷”项目。考虑到科研反哺教学,BIM工程中心举办BIM科技社团,将对BIM感兴趣的学生吸纳到社团中,让学生跟着指导老师做项目,学习学科前沿技术。“社团学生平均每人每年至少参加2个项目,4年就是8个,甚至10个,他们毕业以后成为浙江省设计院等知名单位争抢的对象。”
“除了承接地方企业横向课题,我们能不能为地方政府,尤其是为社会民生排忧解难?”陈明宇告诉记者,到2018年,BIM工程中心开始转型,吸引北京工业大学、浙江工业大学等众多高校加入,为南通创新区、盐城西高铁站、南京江北新区智慧园区等单位提供设计方案与技术服务。在承接纵、横向课题项目的过程中,BIM工程中心教师团队组织成立BIM强化班,开设BIM选修课,将学科前沿技术带入课堂。此外,整个师生团队还为南通企业、地方高校提供BIM技术培训,仅在南通地区,培训服务就已经超过1000人次。
“有些课题不仅是研究项目,更是我们的教学案例。”陈明宇说,基于长三角一体化与沿海大开发两个战略,2017年,学校成立省高校人文社科校外研究基地,开展通沪产业协同发展研究,特别注重现代农业、制造业、快递物流协调发展研究。通沪产业研究基地不仅仅局限于南通的高校,也对华东师范大学、南京师范大学、中国矿业大学等数十所高校开放,师生共同参与,为南通新机场、通州湾等项目提供决策咨询。学校将这些项目作为典型案例进行讨论,作为教学案例进行讲解,充实教学内容。
“不能用过去的技术教今天的学生去应对明天的问题。”陈明宇说,当今社会,技术发展日新月异,我们的书本赶不上技术创新与市场的变化。应用型本科院校要想讲好课程、教好学生,必须要有科研的支撑。
特别声明:本文转载仅仅是出于传播信息的需要,并不意味着代表本网站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站转载使用,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作者如果不希望被转载或者联系转载稿费等事宜,请与我们接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