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水中塑料瓶的旅途比我们想象得都长。最近,研究者在PLOS ONE发表的研究指出,进入河流的塑料瓶可在数月内漂流3000公里。
为了追踪塑料瓶的源头以更好地解决污染问题,英国埃克塞特大学的研究者艾米丽·邓肯和她的同事们利用GPS和卫星技术追踪了25个塑料瓶。据《新科学家》报道,邓肯等人使用的卫星追踪手段与动物研究者追踪海龟行迹的手段类似。“如果(这种方法)可以追踪海龟,为什么我们不能追踪塑料瓶?”邓肯表示。
邓肯等人沿着流经印度和孟加拉的恒河释放了25个塑料瓶,恒河是全球造成海洋塑料污染的第二大河流。研究者发现,普通瓶子每日行驶速度约为1公里,一些塑料瓶最终抵达孟加拉湾,平均每日在海上航行6公里。
以其中一个从孟加拉湾出发的瓶子为例,这个瓶子行进了约3000公里,并在94天内绕着印度东部海岸线盘旋。速度最快的瓶子,一天大约可行驶21公里,若洋流和风速变换,这些瓶子可能走得更远更快。
研究者还发现,这些瓶子沿恒河呈阶梯状运动,其中约40%滞留在了河岸边。在季风季节,这些垃圾可能会被冲出海洋。
这项研究可以为管理内陆垃圾的人们提供指南,包括何时何地清理河流中的垃圾。据估算,2010年有500万吨-1300万吨塑料废物进入海洋。邓肯等人的研究数据表明,河流的确是造成海洋塑料污染的重要途径。围绕河流展开的人为活动将海洋和内陆连接起来,并对海洋中的塑料含量产生影响。
邓肯表示,跟踪塑料瓶可以走多远,可以帮助不同国家或地区明确垃圾的管辖范围,从而在源头上阻止海洋塑料污染。
相关论文信息:https://doi.org/10.1371 / journal.pone.0242459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科学报、科学网、科学新闻杂志”的所有作品,网站转载,请在正文上方注明来源和作者,且不得对内容作实质性改动;微信公众号、头条号等新媒体平台,转载请联系授权。邮箱:
[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