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让2020年很不平静。社会生产生活的各个角落都受到影响,科研领域也不例外。
在因疫情而推迟召开的全国“两会”上,科技领域的代表委员们与《中国科学报》分享了他们在疫情期间的经历与对策。他们表示,疫情对科技与教育领域带来了冲击与挑战,也让科技与教育在反思中重建起更适应未来发展的组织形式。
日常科研:疫情带来新思考
面对来势汹汹的疫情,不少日常科研工作受到影响,比如,一些需要实地考察的科学研究只能适当先转为理论研究为主,一些需要在实验室里完成的科研工作因科研人员不能及时返回实验室而推迟。
作为科研人员,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所长张柏春也不得已主要在家中进行了3个多月的“云科研”。
“研究工作一直在进行着,总体来说,基本没闲着,只是有时效率不如以前,效果也不太理想。”张柏春告诉《中国科学报》,科学史研究依赖于查阅大量的图书典籍、纸质资料等文献资源,由于研究所、图书室等公共场所封闭管理,科研人员很难正常利用这些资料。
另一层影响来源于工作环境的限制。“我们所的年轻科研人员比较多,在北京往往是与人合租,或是几代同堂,既要照顾家庭又要工作,研究工作受不同程度的影响。”张柏春说。
此外,如今的科学研究大多需要跨学科、跨领域的共同研讨和国际合作,国内外学术交流受阻也成为疫情造成的困扰和挑战之一。“与面对面交流相比,通过电脑甚至手机的小窗口进行交流研讨的氛围、深入度都大打折扣。我们只能努力先把手头上有条件做的工作做好,等疫情好些的时候尽快补做耽误的事。”张柏春说。
疫情在带来诸多挑战和困难的同时,也让张柏春有了诸多新的思考。
“未来,我们研究所会加强对公共卫生历史及公共卫生事件的社会影响等议题的研究,这是具有现实意义的选题。”张柏春感慨,疫情对人类社会影响巨大,有时会对社会发展产生决定性的作用。以往,公共卫生历史属于相对边缘的领域,所受重视程度不够。今后,科学史学者应开展该领域的深度研究。
国际交流:以更灵活的方式推进合作
随着疫情在全球的暴发,国际科技交流受到了明显影响。
“很多国际会议都推迟了,比如今年原定在澳大利亚举行的世界空间科学大会(COSPAR)推迟到了明年一月。”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科学院国家空间科学中心研究员吴季告诉《中国科学报》。
COSPAR可谓全球空间科学的盛会,原本每两年举办一次,涵盖了空间科学的各个学科领域,而受疫情的影响,会议相应的筹备工作也都陆续推迟。作为COSPAR科学微小卫星星座工作组的成员,吴季如今每两周在线参加一次工作组会议。
不仅如此,他原本准备参加的不少专业性国际会议都有所推迟,不少工作会议均改成了线上交流。
除了国际会议之外,一些国际合作的具体项目也受到了影响。例如,中欧合作研制的中法天文卫星原定于2021年底或2022年初发射,即将召开转正样评审会,评审通过后便可转入正样研制。“但是,现在受疫情影响,评审会要推迟,并且可能会以视频方式召开,这是不得已的。”吴季说。
不过,他认为,疫情之下,国内外科研人员还是要尽最大努力保证科研工作的持续推进。“目前,尽管很多国际交流工作有些滞后,但都没有因为疫情原因而终止。”吴季说。
他表示,疫情推动了视频软件的发展,疫情之后,国际科技合作工作中的线上交流可能较之以往会FC碰碰胡老虎机法典-提高赢钱机率的下注技巧,国际科技交流方式也将更加灵活。
高等教育:回应现实需求,紧抓发展机遇
停课、延迟开学,教育领域也是此次疫情的“重灾区”。“危机无疑会带来新挑战,但同时它也带来了机遇。‘转危为机’至关重要。”全国人大代表、宁波大学校长沈满洪说。
为保证疫情期间科研和教学工作有序开展,宁波大学采取校园封闭式、信息化管理,掌握每位师生的身体健康状况,严控疫情发生、扩散,同时在复学复课后采取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教学办法。
不仅如此,疫情发生后,宁波大学迅速对学科研究内容进行调整。“无论是自然科学还是人文社会科学,都要回应疫情关切的问题。”沈满洪介绍,疫情期间,人文社科领域专家打破学科壁垒,开展调查研究,为浙江省和国家集中报送了百余份的对策建议、决策报告等;自然科学领域专家则注重科学研究,比如研发红外测温仪器解决快速测温问题,研究病毒的传播机理和扩散模型等。
最近,沈满洪关注的重要话题之一,是疫情后宁波大学在学科建设上的选择。“学科专业的发展一方面遵循科学规律,另一方面也源于现实需求。未来学科专业建设上需要哪些交叉学科,科学研究聚焦哪些问题,如何回应当前一体化的健康需求等问题,已经引起学校的重视,我们将邀请相关专家们一起为学校出谋划策。”沈满洪说。
此外,前不久,2020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了“过紧日子”的要求,诸多高校科研经费不同程度的下降。但对于学校财政问题,沈满洪并不悲观。“如今,科教领域也有很多新的机遇,比如国家和企业加强了在公共卫生方面的投入。加强预算,严格管理,我们一定能度过难关。”沈满洪说。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科学报、科学网、科学新闻杂志”的所有作品,网站转载,请在正文上方注明来源和作者,且不得对内容作实质性改动;微信公众号、头条号等新媒体平台,转载请联系授权。邮箱:
[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