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北京5月26日电 (记者 孙自法) 记者26日从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获悉,该所科研团队联合国内多家机构当天在国际权威学术期刊《自然》在线发表新型冠状病毒(SARS-CoV-2)重要研究论文,首次报道在非人灵长类动物试验模型中,能够有效治疗和预防新冠病毒感染的特异性、全人源单克隆抗体。
作为由中科院自主研发的具有重大临床应用前景的抗体药物,该最新研究成果产品已申请发明专利并进入产业化快速发展通道。
最新研究成果论文由中科院微生物所严景华团队、高福团队、王奇慧团队联合中科院武汉病毒所、北京地坛医院、解放军总医院第五医学中心、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病毒病所、上海君实生物医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等机构共同完成。
据介绍,从2020年1月中旬开始,中科院微生物所研究团队以国家重大任务为指引,迅速组建攻关团队,从康复病人血清体内分离鉴定到几十株全人源抗体基因,其中2株抗体具有高度中和新冠病毒的活性。为确保临床应用中的安全性,在工程化过程中对其中一株的Fc段进行了LALA突变,避免可能的副作用。
研究团队利用恒河猴新冠病毒感染模型评估了中和抗体预防和治疗新冠肺炎的有效性。结果表明:提前给药后,该中和抗体能够完全阻断新冠病毒感染,具有优良的预防作用;如果利用病毒感染恒河猴,再使用抗体治疗,显著降低了恒河猴呼吸道中新冠病毒的载量。组织学研究证明,该中和抗体能显著保护由病毒感染造成的肺部损伤,具有较高的安全性。
与此同时,研究团队解析了抗体-新冠病毒S蛋白复合物的高分辨率晶体结构,阐明了该中和抗体抑制病毒侵入动物细胞、阻断病毒感染的结构生物学机制。
这项重要成果也是继3月发现新冠病毒入侵动物细胞分子机制、5月发现2个互不竞争的抗体后,中科院微生物所抗疫科技攻关的又一重大突破。专家称,本次研发的中和抗体具有重大临床应用前景,目前已完成技术转化和治疗性抗体的生产工艺建设,产业化进展顺利,预期将在近期申请临床试验,成功上市后将为世界疫情防控作贡献。
《自然》发表的研究成果论文,中科院微生物研究所博士生史瑞和段晓敏、中科院武汉病毒所单超研究员、首都医科大学北京地坛医院陈志海教授、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刘培培副研究员、解放军总医院第五医学中心宋锦文助理研究员为并列第一作者;解放军总医院王福生院士、中科院武汉病毒所袁志明研究员和中科院微生物所王奇慧研究员、高福院士、严景华研究员为共同通讯作者。
特别声明:本文转载仅仅是出于传播信息的需要,并不意味着代表本网站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站转载使用,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作者如果不希望被转载或者联系转载稿费等事宜,请与我们接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