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广州蓝皮书:广州创新型城市发展报告(2020)》指出: |
五方面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协同发展科技政策对接 |
|
6月29日上午,广州市社会科学院与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在广州发布了《广州蓝皮书:广州创新型城市发展报告(2020)》。该蓝皮书指出,应从五大方面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协同发展的科技政策对接。
加快建立科技创新协调机构,推进科技创新政策的统一
一是加快组建粤港澳大湾区科技创新专责机构,负责制定大湾区统一的科技创新政策,统领协调各地区的科技创新政策的落地实施、负责大湾区科技创新专项资金的管理;二是加快从中央层面出台促进粤港澳大湾区科技创新的引领性政策;三是加快对现有粤港澳三地科技创新政策的清理、合并,求同存异,避免政策交叉重叠,促进科技创新政策的良性竞争。
探索建立财税改革先行示范区
一是探索对接港澳的个人所得税制和企业所得税改革,逐步实现三地税率统一;二是实现粤港澳大湾区内部财政科研资金使用的统一,在目前中央和省级财政资金的跨境使用前提下,推动财政科研资金的全面跨境使用,推动三地科技创新券的跨境使用;三是探索建立粤港澳三地财政平衡协调机制。
加快构建财税共享机制,促进要素自由流动
一是探索构建粤港澳三地共建产业园区和飞地经济的税收分享机制,推动三地共建园区合作;二是探索建立粤港澳三地总部经济税收分成机制;三是完善粤港澳三地基础设施、生态环保建设等领域成本分担机制。
设立粤港澳大湾区科技发展专项基金
建议由中央牵头,以中央财政出资一部分,广东省出资一部分,大湾区内各地区出资一部分的方式设立粤港澳大湾区科技发展专项资金,专项资金主要用于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大科学装置和重大科技合作项目建设、国家实验室等科技合作平台建设、产业协同创新平台建设等。
加强粤港澳三地知识产权联动发展,打造粤港澳大湾区科技共享平台
一是加快粤港澳三地知识产权制度对接,建立开放的三地知识产权服务信息共享平台,实现资源共享;二是打造科技成果对接转化平台。争取国家支持开展科研成果转化创新特别合作区试点;三是加快粤港澳重大基础设施和大型科研仪器的开放共享,创新科研用品与数据流动的体制机制;四是实现科技信息资源的采集、汇聚、对接与应用服务。
该蓝皮书还指出,2017年10月,《广深科技创新走廊规划》明确提出广州发挥高校、科研院所集聚优势,建成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国家创新中心城市和国际科技创新枢纽。广州将依托广深科技创新走廊,重点打造“三城一区”创新体系。建议广州科研机构布局立足“三城一区”空间体系,以广州科学城、南沙科学城、中新广州知识城、琶洲人工智能与数字经济试验区(含广州大学城)为区域科技创新发展极核,引导科研机构集聚。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科学报、科学网、科学新闻杂志”的所有作品,网站转载,请在正文上方注明来源和作者,且不得对内容作实质性改动;微信公众号、头条号等新媒体平台,转载请联系授权。邮箱:
[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