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生动讲述我国交通工程学科开拓者、同济大学交通运输工程学院教授杨佩昆60余年教学科研生涯的《引领交通学科 镌刻时代印记——同济大学杨佩昆教授学术生涯》一书,在同济大学首发。
同济大学党委书记方守恩,国家建设部原部长、全国人大环境与资源保护委员会原主任汪光焘,以及来自清华大学、东南大学、长安大学、天津大学、北京工业大学、同济大学等高校以及科研院所、规划研究机构、政府机构的专家学者、校友及杨佩昆先生的弟子等,以线下+线上相结合的方式参加新书发布会暨交通工程人才培养研讨会,对该书出版表示祝贺,并表达了对杨佩昆先生为师为学崇高风范、为我国交通工程学科发展所作重大贡献的景仰之情。年已88岁高龄的杨佩昆先生通过视频致辞。
方守恩表示,《引领交通学科 镌刻时代印记》一书,既是对以杨佩昆先生为代表的老一辈同济交通人潜心研究、引领前沿发展历程的回顾,也是对同济大学城市交通与交通工程学科60余年不懈探索发展历程的总结,是研究我国交通工程学科发展的宝贵资料,也向国际交通界提供了一份珍贵的中国交通工程学科发展史料。相信杨佩昆先生等老一辈同济交通人爱国奋斗、开拓创新的精神,将在同济大学交通运输工程学院师生身上得到传承和发扬,从而为智能化信息化时代交通强国建设作出同济交通人新的更大贡献。
本书由同济大学交通运输工程学院交通工程系、综合交通信息与控制工程系编著,同济大学出版社出版。该书由22篇文章组成,每篇重点讲述了杨佩昆先生教书科研生涯中的一段重要经历,包括《勤获交通工程学术研究“第一桶金”》《蹉跎岁月中酝酿“中国交通工程”》《自行车王国中探求车流规律》《李国豪支持创建国内第一个交通工程研究室》《第一个先机:第一个公派赴美进修交通工程的访问学者》《推广效益显著、简单易行的“新式交叉口”》《第二个先机:同济大学成为国内第一个培养交通工程学科研究生的高校》《第三个先机:主持国家“七五”重大科技攻关项目》《最早走进“智能交通(ITS)”的中国践行者》等重要篇章。
会上,一段杨佩昆早年主动挂职当了半年基层交警的经历被屡次提及。那是1961年,杨佩昆不满足于当时的教材和文献中对交叉口交通运行分析及理论计算方法,主动申请到上海市交警总队挂职当交警,他在上海西藏路的几个交叉口轮流值岗。每次执行任务时,他都多个“心眼”,特别留意车辆通过各交叉口时的各种状况。他在不同的交叉口,观察到在红绿灯控制下,车辆出停车线后,通过交叉口及交叉口内各特征点所需的时间,各类交叉口各不相同,他就在心中暗暗梳理着所看到的车辆通过交叉口的状况的类型。当交通警察时对交叉口车辆运行建立的清晰的感性认识,以及所获得的方法论,被认为是杨佩昆学术生涯中得到的“第一桶金”。从此,道路交叉口和南来北往的车行通过状况成为他一辈子潜心研究的对象。
与会的校内外专家学者、校友及杨佩昆先生的弟子们在发言中表示,杨佩昆先生在60多年的学术生涯中,教书育人、实践探索、开拓创新,指导培养了无数交通领域的学者和国家建设技术人才,为各地城市交通系统规划、工程设施设计、智能交通控制系统与交通管理技术的发展贡献了智慧,引领着我国交通工程学科的发展,在我国交通工程学科领域建设发展历程中留下了深深的足迹。
会上,同济大学出版社向同济大学图书馆赠书,同济大学交通运输工程学院学生获赠有杨佩昆亲笔签名的新书。这本书同时在同济大学出版社同济书房和同济大学图书馆“四史”学习经典共读平台上线,向所有读者免费开放。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科学报、科学网、科学新闻杂志”的所有作品,网站转载,请在正文上方注明来源和作者,且不得对内容作实质性改动;微信公众号、头条号等新媒体平台,转载请联系授权。邮箱:
[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