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经济与发展研究所(以下简称农经所)粮食安全与发展政策团队研究发现,新冠肺炎疫情对全球食物链的冲击已从“中端”和“末端”,反推到产业链“前段”,侵蚀农业可持续生产力,威胁后期保供能力。该研究回顾了中国政府在稳定农业生产、保障农产品供给上的措施及成效,为其他国家尤其是发展中国家提供经验借鉴。相关研究成果在线发表在《全球粮食安全》上。
图片来源:中国农业科学院
农经所研究员钟钰介绍,新冠肺炎疫情对全球农产品流通、销售的冲击已引起广泛关注,但较少学者和政府关注疫情对农业生产的影响。实际上,疫情对农业生产的破坏已经发生。从中国的经验可以看到,疫情阻碍产品外销、限制农业投入、打破生产周期、破坏生产能力。为了及时缓解疫情及其短期防控手段带来的负面影响,中国政府积极采取了一系列针对性措施,有效保护了农业生产能力、稳住了农产品供应。具体措施包括:确保流通渠道通畅,保证重要投入品充足,向农业农民提供多样化支持,利用新业态新模式促进农产品销售等。
该研究得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农科院联合攻关重大科研任务和科技创新工程等项目资助。
相关论文信息:https://doi.org/10.1016/j.gfs.2020.100409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科学报、科学网、科学新闻杂志”的所有作品,网站转载,请在正文上方注明来源和作者,且不得对内容作实质性改动;微信公众号、头条号等新媒体平台,转载请联系授权。邮箱:
[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