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面脱贫目标完成后,如何继续推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是“十四五”时期乃至相当长时期需要着力解决的重要问题。判断个体或地区是否贫困,不能仅采用收入指标进行衡量,而需从收入、健康、教育、社保等多个维度进行考察。
因此,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需要进一步丰富贫困内涵、关注多维贫困、释放增长潜力,从更加多元的贫困研究视角,推动人民共同富裕。
我们以阿尔卡-弗斯特(Alkire-Foster)贫困指数作为基本分析框架(A-F指数),采用中国健康与营养追踪调查数据(1993-2015年),涵盖了我国东、中、西部12个省(区、市),包括北京市、辽宁省、黑龙江省、上海市、江苏省、山东省、河南省、湖北省、湖南省、广西自治区、贵州省和重庆市,从时间维度和群体异质性角度,比较中国农业户籍劳动者(农民工和农民)的多维贫困演变状况。
多维贫困维度、临界值及权重设定
结合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的各个具体指标、个体样本特征和实际数据的可获得性,本文参考国际标准,选取收入、健康、教育、医保四个维度,利用A-F法等权重构造并考察劳动者的多维贫困状况。
研究发现,1993-2011年农民工的多维贫困状况一直比农民好,且差距呈逐年缩小趋势。2015年,农民工和农民的多维贫困状况都已得到极大改善。其中,农民已接近农民工的多维贫困,甚至开始呈现超越农民工贫困程度的趋势。
指标贡献上看,比较农民和农民工的二维贫困指数各维度贡献率发现:1993-2015年间,农村户籍劳动者(包括农民工和农民)医保维度得到了较大改善。相较于农民,尽管农民工的教育维度贡献率较低,然而其健康状况相对较差。
我国当前存在地区发展不平衡问题问题,故分地区分析多维贫困状况。
在东部地区,测算东部地区农民工和农民各子维度的贡献率,结果显示:尽管二者各维度贡献率差距不大,但是农民工的教育维度贡献率低于农民;农民工的健康维度贡献率在大部分年份高于农民。此外,农民工收入和医保维度贡献率起初是呈低于农民的现象,在2004年以后,则呈逐渐超越趋势。这意味着,在东部地区,农业户籍劳动者从劳动力流动红利中获取的收益是呈逐渐减少趋势。相比于农民工,农民的发展状况相对更好。
中部地区测算中部地区农民工和农民各子维度的贡献率,结果显示:在大多数年份,农民工的健康维度对贫困贡献率比农民高。教育和医保维度看,农民工和农民的贡献率相近。从收入维度来看,农民工的收入维度贡献率早期较农民低,在2015年以后已经显著高于农民。
西部地区测算西部地区农民工和农民各子维度的贡献率,结果显示:1993年以来,农民工的收入维度贡献率在波动中与农民在此维度的贡献率呈持平现象。农民工的教育维度贡献率呈持续低于农民趋势,而健康维度贡献率则呈持续高于农民趋势。从教育和健康维度看,东部和西部的农业户籍劳动者表现得较为类似,而中部农业户籍劳动者则存在一定特殊性。在医保维度上,农民工和农民的贡献率接近,然而2015年数据显示,相比于农民,农民工的状况要更差些。
农业户籍劳动者多维贫困仍须关注
综上,我们的研究有以下发现。
2009年以来,我国农业户籍劳动者(农民工和农民)多维贫困状况得到较大改善。然而,贫困农民收入增长的可持续性仍有待加强。分地区看,我国东部地区的农业户籍劳动者多维贫困状况显著优于中部和西部地区的农业户籍劳动者。
20世纪90年代以来,农民工在多维贫困各方面总体优于农民。然而,随着扶贫工作不断推进,农民多维贫困状况得到了极大改善,开始呈现超过农民工的趋势。在消除绝对贫困之际,衔接做好乡村振兴,需要更加关注农民工的多维贫困。
相较于农民,我国东部和西部农民工的教育维度对多维贫困贡献率比较低,然而健康维度的贡献率相对较高。因此,提高农民工的健康状况需要引起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
对农民而言,教育维度的贡献率呈持续高企现状。而农村的教育资源相对缺乏。教育事关农民依靠自身人力资本提高收入和福利的能力,甚至影响其后代教育和社会流动状况。
采取何种措施改善多维贫困
关注农民和农民工的多维贫困,从FC碰碰胡老虎机法典-提高赢钱机率的下注技巧维度丰富扶贫工作内涵,完善扶贫监测体系。建议开展顶层设计,深化贫困人口动态帮扶机制,更加全面精准开展贫困人口监测和帮扶工作。完善监测农村贫困发生率和贫困人口动态发展多元体系,对贫困农民和农民工重点开展预警分析。
关注贫困农民工的健康维度贫困,更大力度促进流动人口尤其是农民工的健康水平提升。农民工从事行业大多为低技能、高体力行业,工作环境较差,长期来看不利于农民工健康。我国农村医疗保障制度不断完善,但是农业户籍劳动者异地使用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手续较多且报销额度比本地治疗低,这不利于保障农民工的健康。建议一方面规范各行业就业环境标准,改善农民工工作环境;另一方面继续加大医保统筹和接续工作力度,简化异地使用手续,提升医疗费异地报销比例。
关注贫困农民收入增长的可持续性,从FC碰碰胡老虎机法典-提高赢钱机率的下注技巧渠道促进其脱贫致富,防止脱贫人口返贫。建议因地制宜开展乡村建设行动,完善现代化经济合作组织,促进城乡多要素融合发展,为巩固农民脱贫提供健康、教育、社保的资金保障,为农民农闲期间提供就业岗位创造更多便利,持续增加农民收入。
关注农民的受教育状况,提升农民人力资本,促进农村代际流动。多渠道发展农业职业技能教育,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减少城乡之间教育不平等状况,为农村教育提供FC碰碰胡老虎机法典-提高赢钱机率的下注技巧资源。
(王春超为暨南大学教授;叶琴为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经济学院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