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华俊做工作报告 中国农科院供图
1月19日,中国农业科学院2021年工作会议在京召开。中国农科院院长唐华俊在工作报告中指出,“十四五”时期,中国农科院将把支撑农业稳产保供作为首要任务,重点聚焦粮食和畜禽种质资源、黑土地保护、动植物疫病防控、绿色发展、农机装备、农产品加工、基础前沿、人工智能、宏观战略等,完善“重大科技使命清单”,强化科技资源统筹配置,加大联合攻关力度,加快产出一批标志性、引领性重大科研成果。
唐华俊说,中国农科院将把解决好种子和耕地问题作为创新重点。做好农作物和畜禽良种培育重大项目部署安排。上游要布局好种业创新的基础设施,要抓紧推进作物种质资源库建设完成、畜禽种质库立项和农业微生物库规划工作,深入推进种质资源的保存鉴定和挖掘利用工作。中游要做好“卡脖子”技术突破,比如作物高光效、育种工具、基因编辑、合成生物学、表型组学等重大基础理论或育种方法研究。下游要牵头推动优质品种的推广和配套技术的集成示范,努力填补科学试验和生产实践的单产“鸿沟”。
“十四五”期间,中国农科院将强化农业基础前沿与共性关键技术攻关,持续开展合成生物学、作物高光效、农业生物固氮、固定杂种优势等基础前沿研究,努力抢占前沿竞争制高点。围绕现代种养殖业、智慧农业、都市农业、太空农业、未来农业等新业态、新模式,强化新兴交叉学科建设。
2021年是“十四五”开局之年,中国农科院将以创新工程为抓手,加强科研攻关,不断加强原始性创新和农业农村现代化支撑力度,推行科研任务清单制。
唐华俊说,以国家战略需求为导向,以卡脖子技术为重点,聚焦粮食安全与重要农产品有效供给、农产品优质化高值化品牌化、耕地保护与质量提升、重大动植物疫病防控、农业绿色发展、农业装备国产化与智能化、农业生物技术、农业大数据与人工智能、农业基础性长期性工作、乡村振兴与区域发展等十大使命,凝练提出重点科研任务清单,加强学科团队建设,强化科技资源统筹配置,尽快实现科技突破。
中国农科院将关注前沿交叉领域科技突破,形成支持合力,为中长期重大成果培育工作打下基础;加大农业科学观测站点与数据保存利用的支持力度,为推进农业领域“数字中国”建设做出积极贡献;建设智库联盟,完善中国农业发展战略研究院(战略研究中心)组织制度和运行机制,提升战略咨询报告和政策建议的质量、水平和竞争力;实施好国际农业科学计划,在前沿创新领域推动理论研究和关键技术双突破。
据介绍,2020年,中国农科院选育与推广了“华浙优261”水稻、“中麦895”小麦、“中黄6106”大豆等一批主粮品种,有力支撑“藏粮于技”。推动非洲猪瘟疫苗研发进入临床三期,研发草地贪夜蛾高效精准监测预警技术,研发国内首款鸡全基因组选育芯片,创制抗球虫新兽药,实现农药残留手机拍照快速检测。组织实施油菜、马铃薯、生猪等14个产业高产高效技术集成示范,示范区种植业平均增产28%,节水35%,节肥25%,节药30%,亩均节本增效400元,示范区养殖业节本增效达30%。基础研究取得重要理论突破,在《科学》、《自然—方法学》等顶尖期刊发表论文5篇,发表影响因子10以上的高水平论文49篇。重大科技成果产出再创佳绩,牵头获得省部级奖励25项,其中一等奖5项。获得新兽药证书9项,其中一类新兽药3项。审定(登记)品种359个,其中国审233个。制定各类标准487项。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科学报、科学网、科学新闻杂志”的所有作品,网站转载,请在正文上方注明来源和作者,且不得对内容作实质性改动;微信公众号、头条号等新媒体平台,转载请联系授权。邮箱:
[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