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卜叶 王冲 来源:中国科学报 发布时间:2021/1/22 10:49:01
选择字号:
中性金属羰基化合物中发现碳—碳偶联反应

 

近日,中科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分子反应动力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大连光源科学研究室研究员江凌团队,与复旦大学教授周鸣飞合作,利用基于大连相干光源自主研制的中性团簇红外光谱实验装置,在中性钛羰基化合物中发现了碳—碳偶联反应,突破了人们对激光溅射只能制备同质金属羰基化合物的认知,从全新的角度诠释了金属对一氧化碳的插入反应机制。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物理化学快报》上。

金属羰基化合物在费托反应和醇合成等能源催化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激光溅射是制备金属羰基化合物的最有效方法之一,该方法的产物通常是同质金属羰基化合物M(CO)n。江凌介绍,离子型金属羰基化合物比较容易制备和质量选择,研究最为广泛。然而,中性金属羰基化合物由于缺乏电荷,难于探测和质量选择,实验研究非常困难。

为实现对中性金属羰基化合物的精准探测和结构解析,江凌团队近年来在相关实验技术发展上取得了突破,自主研制了高通量的激光溅射团簇源,建立了基于大连相干光源的红外+极紫外(IR+VUV)双共振中性金属团簇红外光谱实验方法,实现了金属化合物的高灵敏探测及结构表征研究,对诠释催化反应机制具有重要作用。

近日,江凌和周鸣飞团队利用自主研制的IR+VUV中性金属团簇红外光谱实验装置,研究了中性金属钛与一氧化碳的反应机理。研究结果表明,所测产物均含有新颖的OTi(CCO)(CO)n-2结构。该工作意外发现了碳—碳偶联的CCO基元,揭示了CO活化的新机制,突破了人们对激光溅射只能制备同质金属羰基化合物的认知,为研究单金属中心插入CO的微观机理提供了新的思路,对CO活化和转化等基础和应用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据悉,由于大连相干光源的波长范围涵盖了绝大多数中性分子和团簇的第一电离势,因此,基于大连相干光源的IR+VUV中性金属团簇红外光谱实验方法,为开展各类中性金属与甲烷等能源分子的反应机制、催化反应中间体和自由基的探测等科学研究开启了一扇窗。

相关论文信息:https://doi.org/10.1021/acs.jpclett.0c03766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科学报、科学网、科学新闻杂志”的所有作品,网站转载,请在正文上方注明来源和作者,且不得对内容作实质性改动;微信公众号、头条号等新媒体平台,转载请联系授权。邮箱:[email protected]
 
 打印  发E-mail给: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利用量子精密测量技术开展暗物质搜寻 天文学家找到最小恒星了吗
超大容量变速抽蓄工程进入机电安装阶段 问答之间 | 如何开展科研之路
>>FC碰碰胡老虎机法典-提高赢钱机率的下注技巧
 
一周新闻排行 一周新闻评论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