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地理景观遥感学科组研究人员发现,1990~2015年中国露天采矿面积增加了2302平方千米,绝大部分发生在北部地区。其中,内蒙古、山西和青海的露天采煤面积增幅最大。露天采矿用地的快速扩张导致自然生境面积、水源涵养能力、碳固持能力和粮食产量明显下降,且这些损失具有明显的时空异质性。随着生态文明建设理念的不断深化,露天矿区的生态修复也在不断加强。研究成果发表于《环境管理杂志》。
采矿为人类提供了基本的物质与能源保障,支撑着社会经济繁荣发展。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类对能源需求的显著增加,引发了世界各地露天采矿活动的明显加剧。将与人类福祉密切相关的生态系统服务融入可持续发展研究已成为当前的研究热点,也是实现联合可持续发展目标重点关注的内容。中国是全球采矿活动的集中分布地区之一,中国露天采矿用地的时空变化特征是怎样的?露天采矿是否直接导致了生态系统服务能力的明显变化?定量解析露天采矿用地的时空动态及其所导致的生态系统服务能力变化,将为制定生态系统管理决策、支撑生态文明建设和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提供重要的数据支撑和科学理论依据。
论文共同通讯作者、该所副研究员毛德华介绍,他们所使用的数据来自于中国科学院构建的中国土地覆被数据库中1990、2000、2015年3期数据集的采矿场数据。研究人员定量解析了1990~2015年间中国露天采矿场的时空格局特征,并结合MODIS数据、气象数据和社会经济统计数据,进一步定量分析了露天采矿直接导致生态系统服务(自然生境、水源涵养、NPP及食物产量)的损失量,总结讨论了相关政策对采矿活动和矿区生态恢复的影响。
相关论文信息:https://doi.org/10.1016/j.jenvman.2021.112618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科学报、科学网、科学新闻杂志”的所有作品,网站转载,请在正文上方注明来源和作者,且不得对内容作实质性改动;微信公众号、头条号等新媒体平台,转载请联系授权。邮箱:
[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