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述|李浩鸣
整理|王越
5月22日,听闻袁隆平先生去世的消息,身不在长沙的我陷入深切哀思和无尽回忆之中,几十年来向先生请教、与先生交往、旁观先生科研与生活的无数画面历历在目。
我曾长期供职于中国科学报驻湖南记者站。30年多年来,我一直不间断地关注袁隆平杂交水稻科研团队的工作进展,因此也有幸与袁先生建立了彼此信任的良好关系。这里选取几件小事与大家分享,作为对袁先生辞世的纪念。
时任本报湖南记者站站长李浩鸣(左一)应邀参加袁隆平生日聚会
“我不能不对农民负责!”
1993年10月,一个重要的农业成果鉴定会在长沙召开。由我国18位知名农业科学家组成的专家组,对原湖南农学院采用浸胚法将玉米DNA导入水稻的科研成果进行了鉴定。
袁先生也是鉴定组专家之一。
这项研究把玉米的优质基因转接到水稻上,目的是提高单产,首次解决了水稻大穗、多穗与高结实率三者难以统一的矛盾,产出的水稻还有米质较好、田间抗瘟性较强等特点。有人称之为遗传工程稻,也叫玉米稻或者玉米遗传稻。
专家组对此项成果给予了充分肯定。国内许多媒体纷纷跟进报道,湖南省的一些领导同志也表态要大面积推广。一时之间,跑到原湖南农学院和试验农场购买玉米稻种子的农民络绎不绝,连校门都被前来买种子的自行车、小货车、拖拉机堵死。甚至因为稻种供不应求,种子价格被炒到每公斤远超一百元。
看到这种情况,袁先生觉得大有问题。因为这项研究还停留在试验阶段,只可小面积试种,不能大面积推广。他说,不是所有地方都适合栽种这个品种,而且这个品种在栽培技术上有特殊要求,很多农民根本来不及掌握,弄不好就会严重减产甚至绝收。
袁先生马上写了一封信,要秘书送到湖南省某省属报纸,请他们发表,赶快制止这一急于求成的行为。
秘书小心地提醒他:“您是第一个在鉴定书上签字的,现在却反对玉米稻,如果实际没问题,岂不是砸了您的名声?”
袁先生一听很生气:“他们没有经过大面积推广实验,技术上还不成熟,老百姓播了这样的稻种肯定受害啊。科学来不得半点虚假,我不能不对农民负责,不能不对政府负责!”
但秘书送过去的信该报并没有发表。于是袁先生又马上将信直接送给湖南省政府分管农业的领导。
直到当年12月30日,袁先生撰写的《对大面积推广玉米稻要持慎重态度》一文,终于由湖南省农业厅专门发函,向各地州市转发。
大部分玉米稻种子得以追回。可袁先生此举令学校有些人深感不满。其中缘由可想而知。
不过,一段时间之后,这些人的不满变成了感激。因为之前没有追回的那部分玉米稻种子后面出现了产量低、不稳定的现象,一批批农民到学校闹事。最后还是有关部门出面予以赔偿。
了解内情的同行说,如果不是袁先生坚持真理叫停玉米稻,农民的损失和学校的麻烦就更大了。
“杂交水稻既能高产又能优质”
社会上曾有传言,杂交水稻“高产不优质,优质不高产”。实际上,我国目前对优质大米有12项鉴定指标,有些指标与产量正相关,有些不相关,但没有一项与产量是负相关的。
袁先生告诉我,超级杂交稻亩产量从650多公斤到1135公斤,甚至更高,后来由于重视了品种改良,生产出来的大米12项指标全部达到优质大米标准。在他看来,众多组合的杂交水稻品种有个别组合米质欠佳很正常,但不能“以偏概全”。
不过,那些以偏概全的传言曾对杂交稻的推广和粮食生产带来负面影响。1992年3月,一家报纸甚至在头版刊登了一篇座谈纪要,评价杂交水稻“米不养人、糠不养猪、草不养牛”。
我当时便联系了袁先生,问他是否在媒体上予以反驳。没想到袁先生并没有特别在意,生性豁达的他认为:一则那毕竟只是少数人的看法,二则他不想引起误会,“大家会说我听不得不同意见”。
但1992年6月上旬,时任江西省副省长舒惠国来访,与袁先生谈及此事,希望他澄清事实,以免对粮食生产造成直接影响。袁先生这才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下了决心给《人民日报》写了一封署名信。
《人民日报》将袁先生的来信加上《杂交水稻既能高产又能优质》的标题,在第二版全文登载。
丰满的稻穗让袁隆平情不自禁地喜悦
袁隆平在该信中用事实回答说:“目前全国种植面积最大、产量最高的一个水稻良种是‘籼优63’,就是杂交水稻。近几年的年种植面积都超过1亿亩,平均亩产稳定在500公斤左右,不仅产量高,而且品质好,被评为全国优质籼米稻。”
他还介绍了广东韶关市农业局举办的一次稻米品质鉴定会。参鉴品种共六个,其中两个进口优质米,两个广东的名牌优质米和两个杂交稻米,名列品质榜首的是产量很高的杂交稻新品种‘香优63’。
袁先生团队培育的超级稻品种实现一期攻关目标后,来参观访问的人络绎不绝。袁先生告诉我,广东澄海市市委书记带队来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参观考察,这位书记一口气吃了五小碗“超级稻”煮的米饭,连声叫好,表示要引种。随行记者代表团来采访,甚至几位女记者都一人吃了几碗。
1997年,时任中国科学院院长周光召来湘考察,我陪同考察组到访杂交水稻中心。当天,在该中心的会议室门口,我看到各种优质杂交稻米一包包整齐摆放,袁先生热情地向周光召院长逐一介绍这些优质品种。我现在还清楚记得,袁先生对杂交稻品质自信的表情。
现在,用杂交稻煮的米饭更好吃了,自然就没有产量高品质不好的说法了。
“大家好好读《中国科学报》”
多年来,袁先生对于科技新闻报道一直非常支持,对于《中国科学报》也一直非常信任。在他的办公室,他曾拿着我们的报纸对团队成员和学生们说:“《中国科学报》是我国权威性科技媒体,大家好好读读上面的文章。”
《中国科学报》(当时名为《科学时报》)2007年4月10日刊发袁隆平科研工作整版图片报道
《中国科学报》曾向袁先生约写一篇介绍杂交水稻研究趋势的署名文章,他欣然应允,一周之后就拿出来一篇题为《杂交水稻研究的新趋势》的5000字文稿,并放心地交给我们删改。
2006年11月初,我去探望袁隆平先生,事先没有预约,到了杂交水稻研究中心才发现办公楼正在装修,大楼内外全是脚手架,还停水停电,楼内见不到一个工作人员,以为可能见不到袁先生了。
谁知上楼一看,他戴着眼镜坐在办公室靠窗的位置看资料。袁先生笑着和我交谈一会后,突然说:“我有一个‘种三产四丰产工程’的构想,看《中国科学报》能否报道一下。”我只用了半个小时左右就顺利完成了采访工作。后来这篇稿件在《中国科学报》头版头条刊发。
还有一件令我久久不能忘怀的事情。一年一次的两院院士评选“中国/世界十大科技进展新闻”是中国科学报社的品牌活动。2003年有一个农业水稻项目入选,我邀请袁先生到京出席这次新闻发布会。
袁隆平(左四)应中国科学报社邀请专程来京参加“2003年十大科技进展”新闻发布会
彼时是2004年1月上旬,北京还在下小雪。考虑天气寒冷,袁隆平先生已年过七旬,发完邀请函后我也没抱太大希望。未曾料想,很快就收到了他应邀参加的回复。
到北京后,袁先生告诉我:“湖南正在召开‘两会’,我还是省政协副主席,但你们报社组织的这件事很重要,我请假赶过来了,明天上午新闻发布会以后,我要立即赶回长沙。”袁先生的这一番话让我们感动不已,更觉得中国科技新闻报道责任重大,一定要做好工作,才能不辜负科学家的信任。
(李浩鸣曾担任中国科学报社湖南记者站站长、副社长兼副总编辑。本文照片由国家杂交水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李浩鸣提供。)
特别声明:本文转载仅仅是出于传播信息的需要,并不意味着代表本网站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站转载使用,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作者如果不希望被转载或者联系转载稿费等事宜,请与我们接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