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甘晓 来源:中国科学报 发布时间:2021/6/30 14:08:20
选择字号:
香山科学会议召开,专家热议:
科学教育如何“跨界”?

 

在全球变化、新冠疫情大流行等社会性科学议题的背景下,世界各国愈加强调与反思如何有效提升公民的科学素养。日前,国务院印发《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规划纲要(2021-2035年)》(以下简称《纲要》),明确到2025年我国公民具备科学素质的比例超过15%,到2035年,这一比例达到25%。面对未来15年的机遇和挑战,我国的科学教育与科学传播将如何翻开新篇章?

6月21日至22日,香山科学会议“科学传播与科学教育”学术讨论会在北京召开,会议围绕科学如何发挥社会功能、科学共同体参与科学文化建设、以及校外与校内科学教育的有效衔接等主题进行了深入研讨。此次会议执行主席之一、中国科学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研究员陈进在报告中提出:“实行校内外合作,是科学教育‘跨界’的国际通行做法和必然要求。”

北京师范大学科学教育研究院院长郑永和提出,科技创新人才早期培养不是教育界单方面能解决的问题,必须成为科技界与教育界的共同责任,把青少年科技创新人才培养作为科技人才培养的最前端。

重视科学课程

一直以来,针对中小学生的科学教育越来越受到各国的重视。我国于2017年开始实施小学一到六年级全部开设科学课程,被视为科学教育发展的一个重要里程碑。

当前,加强基础教育阶段科学教育的紧迫性、重要性,已成为与会专家的共识。

“基础教育阶段的科学教育不应主张将一切科学知识都教给学生,而是强调通过直接的自然观察和实践活动,基于科学价值观认同的科学行为与科学思维的习惯养成,让学生将客观的知识学习内化为主观的科学认识论和行动力。”郑永和在会议报告中表示。

在深入中小学的调研中,郑永和看到,当前我国科学教育仍面临着诸多问题,其中包括课程与教学质量偏低。“课程没有打破学科之间的局限,科学教师培训不足,基础教育科学课程不受重视。”他说。

对此,专家们认为,应高度重视科学课程的作用。郑永和提出:应将科学课作为与语数外同等重要地位的基础性课程,落实基础教育阶段科学课程的课时要求,优先发展小学科学教育。打破中学“教学科”而非“教科学”的现状,重视素养导向的课程、教学结构化设计。

建立协同机制

“针对中小学生的科学教育不可能仅在校园内完成,实行校内外合作不仅是国际上先进国家的通行做法,也是科学教育本身的必然要求。”陈进表示,构建面向未来、跨界参与的科学教育体系势在必行。

例如,版纳植物园自2008年起,通过教育中介机构与北京市及全国多地学校合作,开展了“准学徒制”式的热带雨林探究项目。“经过我们解析与研究,发现这一校外科学教育项目确实能够引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提高学生选择科学职业意向。”陈进介绍。

他还提出,科学教育的“跨界”还需要联合多方力量编写校外科学教育辅导手册,尝试借助国家重点实验室和大科学装置、野外台站等科学设施。

郑永和则表示:“为创新科学教育教师的培养途径,应鼓励科学家参与未来科学家的培养,通过高校、科研机构专家与校内科技教师合作,设立‘科技专家+科技教师’双师制。”

此次会议执行主席之一、中国科学院原党组副书记、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原党委书记郭传杰建议成立中国科学教育协同创新中心,通过跨界合作,面向全国开展科学教育现状调查,整理与吸收国际优秀经验,基于校内外示范性基地开展实践探索,自主研发符合我国发展需求的科学教育模式。

此外,推动前沿领域科技成果向教育转化,赋能科学教育创新发展,也成为与会专家关心的话题。

以退休老科学家为主的中国科学院老科学家科普演讲团被认为是一个典型案例。多年来,他们面对面地为全国1000多万青少年进行了3万多场科学讲座。演讲团团长白武明认为,进行科普活动是科技工作者的社会责任,让科学技术走出科研院所,是开展科学教育和普及的重要手段。

培育文化氛围

除了学校内外开展的科学教育,面向更广泛人群进行科学传播是增强全社会科学文化氛围的重要手段。

一直以来,科学知识、科学方法、科学思想和科学精神组成的“四科”被认为是科学普及的四个维度。会议执行主席之一、中国科学院院士刘嘉麒看到,当前,科学传播对科学知识很重视,但对科学思想和科学精神的普及还远远不够。“培育全社会崇尚科学的文化,离不开传播科学思想、弘扬科学精神。”他强调。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感染科主任张文宏在此次会议上表示,当前,新冠疫情仍在全球蔓延,中国面临输入性疫情的极大压力,不断加强科学文化建设对未来疫情防控发挥举足轻重的作用。“有效而精准的传播,某种意义上讲也是重要的防疫策略,科学传播与科学防控一样重要。”张文宏说。

总之,与会专家一致认为,面对科学传播和科学教育的机遇与挑战,应要形成资源集约、结构合理、差异发展、协同高效的全媒体传播体系,将科学传播和科学教育渗透进公众的日常生活,促进二者的融合发展。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科学报、科学网、科学新闻杂志”的所有作品,网站转载,请在正文上方注明来源和作者,且不得对内容作实质性改动;微信公众号、头条号等新媒体平台,转载请联系授权。邮箱:[email protected]
 
 打印  发E-mail给: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利用量子精密测量技术开展暗物质搜寻 天文学家找到最小恒星了吗
超大容量变速抽蓄工程进入机电安装阶段 问答之间 | 如何开展科研之路
>>FC碰碰胡老虎机法典-提高赢钱机率的下注技巧
 
一周新闻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